消費互聯網都是圍繞個人用戶,解決C端消費者的需求為主。
如電子商務、社交平臺、自媒體、游戲娛樂都是消費互聯網時代,出現的商業形態。
隨著流量紅利的消費,電商等領域已經沒有了機會,但社交電商或將成為消費互聯網時代,很后一波紅利。
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交電商,又該如何做好社交電商呢?靠近這3個核心!
1、消費資本時代來臨
2、打造IP塑造價值觀
3、教育賦能是很要害
一
從PC時代開始,電子商務的興起,解決的更多是商家的買賣關系。
消費者可以通過電商平臺,在線上購買更高性價比的商品,賣家也可以借助流量紅利,通過平臺獲取大量的流量。
但在這個交易過程中,商家和消費者只是市場經濟下的供需關系,消費者買的商品越多,商家越賺錢。
那么在流量紅利消失以后,由于商家的競爭加劇,就會導致客流量減少,業績下滑甚至倒閉。
在這種變局下,電商想要生存必須改變商家與消費者的關系,從供需關系變成共享關系。
就是每個消費者不但可以消費,而且也可以參與到銷售中,與商家共享消費環節中的利益。
這樣做是因為經濟的增長正在從生產資本、知識資本轉向消費資本為主。
假如去物質匱乏,只要通過生產就會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可以通過生產資本帶動經濟增長。
那么當產品豐富以后,商家需要通過品牌、知識產權提升溢價能力,需要通過知識資本帶動經濟增長。
但產能過剩、市場嚴重同質化以后,消費者成為很重要的資源。
不論你的產品多么優質,品牌多么知名,沒有消費者都等于零。那么只有與消費建立利益共享關系,才能擁有大量用戶,并借助用戶實現裂變營銷。
二
在社交電商時代,消費者是很有價值的資源,那么擁有大量的用戶人群,才能實現這個目標。
那么想要做好這一點,就要先塑造IP、價值觀、通過賦能團隊去培訓。
打造IP可以與大量的人群產生情感的連接,吸引大量的粉絲追隨。這就如明星一樣,可以通過人格魅力,吸引大量的追隨粉絲。
在商業中,這些粉絲不但是追隨者,而且是消費者傳播者。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凡是在做社交電商的平臺,都在打造創始人IP,去吸引粉絲。
其次想要把人連接在一起,并產生彼此的信任,讓大家共同創業,必須要有共同價值觀的認同。
這種價值觀,就是共同的一幫人,對事物認知和理解的一種價值取向,共同追求的方向。
就如項鏈的繩子一樣,可以把有共同追求的人,連接在一起。
三
社交電商雖好,但具體該如何操作落地呢?必須要做好這3個方面:賦能教育,社交關系,電商變現。
社交電商打破了傳統的團隊+公司的雇傭制關系,是依托共創、共享為理念,通過平臺+個人模式實現共同創業。
那么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通過平臺為組織,去整個供給鏈、打造物流、客服體系、搭建以SaaS系統搭建S2B2C商業模式。
這樣可以通過組織賦能個人創業,讓個人擁有和組織一樣的經營能力和商業價值。
其次擁有大量的共同創業的人群以后,需要做的是認知的教育和能力提升的教育。
認知的教育,是提升整體團隊成員對消費資本、社交電商、共享和分享經濟的認知。
只有在團隊認知在同一個層面的情況下,才能提升消費者對社交化電商的運營能力。
這種能力包括內容生產、粉絲運營、社群營銷、老帶新裂變等等。
在做社交電商的過程中,只要擁有第一批種子用戶,并通過賦能和教育建立強關系,那么就可以借助用戶為入口,去實現用戶裂變用戶。
因為每個人都有親密關系鏈,社交圈子,那么每個圈子其實就是一個無限大的流量池,可以通過人與人的連接,產生倍增。
那么通過用戶為入口,通過社交場景場景做營銷,就可以把大量的流量導入S2B2C平臺,這樣所有產于銷售的合作伙伴,都可以獲得分潤。
但是想要在實際的落地中,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在搭建團隊之前,做好分配機制,同時做好等級劃分。
可以根據每個人對平臺貢獻的價值,去區分等級,根據等級去區分分潤比例。

上一篇:共享單車集體出海會成為歐美站穩腳跟的中國互聯網項目嗎
下一篇:互聯網下一波紅利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