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袋鹽、一頓餐所積攢的消費積分有望成為你未來的養老金,這并不是一個故事,而是一個新興的養老模式。
“將日常消費資本化,作為養老的財富來源,這是一種以消費驅動養老事業發展的新常態,是一個與市場完全對接、布滿內生動力的新的養老保險制度?!?0月13日,世界新經濟研究院院長陳瑜在金拐杖消費養老保險模式經驗專題座談會上表示,“養老”是涉及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的大事,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快速到來,創新和完善我國養老保險體系,制定更加公平有效的保險制度,是國家一項重要的課題,“消費養老保險模式”將消費資本參與企業利潤分配后的收益轉化為養老金,從而將消費與養老進行有機結合,構建出“全民養老、終生養老”的新型養老模式,為解決全社會養老難題帶來新的希望。
作為“互聯網+”的一種創新養老金融模式,“消費養老”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生疏的概念,但實際上,該模式已在天津、山東、四川等多個省市進行試點。
第四支柱
假如一個人從嬰兒期開始設立一個固定的消費養老金賬號,將不同企業的利潤返還轉入這一賬號,由專業機構投資運作,這部分收益有望成為個人養老資產的組成部分。
所謂“消費養老”,是商家在銷售商品過程完成后,按照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以獎勵積分的名義返還給消費者,這部分資金將會自動劃撥到個人養老金專用賬戶上,該賬號由保險公司提供增值和保值的服務,直到消費者步入老年時方可得到一筆可觀的養老金。
陳瑜為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現在的城鄉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消費水平,一個人假如活到80歲所產生的消費額是250萬左右,假如按照現行的保險制度,一個人到60歲退休后只能拿到十幾萬的保險費,假如按照消費養老保險制度模式,按照提取消費額的10%左右計算,一個人退休時至少有25萬元左右的養老金,同時,假如一個地區提取的保費超過1000萬額度的話,這個保險費要進行增值,比如按照日復利計算,到了60歲時候就可以拿到110萬到120萬左右的養老金。

“消費養老是應對我國人口老齡化養老金不足的重要舉措,模式屬于政府主導的、專家指導的、企業市場化運作的根據消費資本論原理為依據的新型養老機制,消費者通過消費可將消費資本利潤轉換為養老保險金?!敝貞c金拐杖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執行總裁鐘姚利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養老就是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商家給予一定的養老金回饋制度,根據商家所處的行業不同,提取養老金的比例大都在消費額的2%到50%之間。
其實,早在4年前,消費養老的概念就已出現,但是,真正悄然興起的恰恰是近期,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迅速,創新力較強,為消費養老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陳瑜強調,在我國目前現有的養老保障體系中,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構成了我國養老保險資金來源的三大支柱,消費養老模式是對我國現行養老模式的有益補充,其很主要的意義就是開辟了養老金資金來源的新渠道,這種模式或將成為我國養老金來源的“第四支柱”。
亟待政策落地
將日常消費資本化,作為養老的財富來源,是一種有價值的商業模式創新,但也恰恰是因為剛剛起步,為此存在很多的不足和風險,比如,企業的返利如何進行合理積分、公平計算,如何將返利資金公開轉移,如何選擇托管機構,這些都是建立消費養老模式需要探討的問題,同時,應如何監管從而避免“消費養老”變了味道。
眾所周知,曾經轟動一時的上海家帝豪集團就是以“消費養老”的口號,聲稱消費者在網站購買產品可享受返利,滿十年即可提現,消費多就回報多,同時,在全國范圍內發展代理商,按層級返利,從而演變為利用線下加盟商來做違規之事,很終受到法律制裁。
“目前,很多新的養老模式都是由政府、銀行、銀聯和保險公司共同打造的,相互之間起到了監管的作用?!辩娨麖娬{,消費養老急需政策支持。
“我國老年人口眾多,單純依靠政府財政保障養老金的增加還遠遠不夠,所以,我國提出了一個‘社會化’的理念,希望能夠調動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領域,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保障,這個消費養老的模式恰恰需要跟互聯網緊密結合和運用,沒有互聯網技術手段的支撐和運用,這個模式想這么大范圍的運用和推廣也是不現實的?!?0月13日,全國老齡辦主任閻青春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強調,信息技術等方面都應該能夠對這種創新養老給予相應的支持,這需要相關的政府部門去研究、制定和落實。
同時,閻青春建議政府應該給予運營機構相應的稅費減免政策。

“我國消費養老目前處于萌芽期,進入該領域的企業相對較少,大部分消費者對消費養老較為生疏,法律法規也尚未完善,但消費養老能使消費者、商戶、投資機構三方形成共贏,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我國養老壓力,市場發展有巨大潛力?!?0月13日,北京大學中國保險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國軍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消費養老從理論上講是沒有問題,但迫切需要有關部門研究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問題。
此前,人社部人士曾表示,消費養老模式涉及眾多問題,這種模式與商家經營狀況、消費者習慣等密切相關,積累下來的資金治理、投資運營安全和保值增值問題同樣并沒有徹底解決。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6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