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空間互聯網并無法改變物品的空間位置,但是它卻改變了我們與物品的關系,這種關系正在從物理空間向虛擬空間轉變。改變人與信息的空間古人存儲信息的方式非常困難,早期是石板,后來是竹簡,而有了紙張之后則算是邁出了一大步,但實際上紙張存儲的方式依然讓人痛苦。
存儲與保存文字依然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而我們要在浩瀚的圖書中尋找需要的知識,一直像是大海撈針。在以前時代,信息是不簡單存儲的、信息也是不簡單獲取的,獲取文本信息只是少部分人的特權。
而互聯網,讓信息變成了云。它需要的介質極少,普通的一本txt格式的書僅為2M左右,每一個人從云端下載,云存儲的邊際成本為0,所有人隨時隨地都可以獲取。不僅如此,我們想要獲得任何信息,都可以通過搜索獲得——獲得任何信息。
再到現在,有了今日頭條這種資訊推薦模式,我們甚至不用主動去尋找信息,可以等著各種信息被推送給你:成千上萬的信息,24小時只要你想要就會向你涌來。也就是說:人與信息的空間,從遙不可及變成了觸手可及,被一步跨越。無處不在的信息正在布滿我們的世界。
什么是劣質的信息,優質的信息?一切價值需要被重估,需要我們重新去定義,人腦也將逐漸進化。互聯網讓我們可以從一個有限的屏幕,進入一個無限的空間。方寸之間,萬千世界。改變信息與信息的空間信息之間也存在空間,即每兩條信息之間的關聯,以前依靠人來連接,就像學術研究一樣,在紛繁的文獻中找到各種信息,很后產生碰撞。
誠然,現在很多事情依然需要如此。但在互聯網時代,機器開始連接信息;搜索引擎誕生了一個叫做“超鏈接”的技術,用戶輕輕一點,就從某個網頁跳轉到了另一個網頁,不斷的在相關信息中進行游走。

而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智能推薦”,機器通過你的閱讀記錄,全力以赴的為你推薦感愛好的文章、音樂、電影、電腦、手機、洗衣機等等信息……馬不停蹄的向你涌來。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正在被機器重新定義距離;機器會根據每個人的消費能力、消費習慣、年齡、愛好、收入等信息,精準關聯一切相關信息。
在數字化生存的世界里,你在互聯網中的行為化身為數據,你也成為了信息本身,被其他信息所關聯。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