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和中國互聯網成長型企業20強發布。從消費互聯網增長的放緩,到產業互聯網的興起,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進入新周期,有望迎來新一波增長。 從120家上榜企業中,可以管窺未來新的增長點。
近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發布了2021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和中國互聯網成長型企業20強榜單。
從消費互聯網增長的放緩,到產業互聯網的興起,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進入新周期,有望迎來新一波增長。
從120家上榜企業中,可以管窺未來新的增長點。
據統計,2021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高達 2.75 萬億元人民幣,比2021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互聯網業務收入增長超過 10000 億,增幅接近 60%。
不過,互聯網百強企業的利潤總額和利潤率在下滑,不禁讓人對互聯網行業的增長前景有些擔憂。
從百強榜單看,經歷了二十多年發展的消費互聯網企業占據著主導地位。無論是 排在前五的頭部企業BATJ(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和螞蟻金服,還是前十的企業,基本上都是消費互聯網企業。而現在,BATJ都在加大力度向產業互聯網領域轉型。
這也印證了消費互聯網增長“見頂”的說法,也就是說靠流量增長獲得利潤“賺快錢”的消費互聯網時代過去了,錢不好賺了!
于是,大家都爭相進入產業互聯網主導的下半場。
人口紅利在消失,帶來一定階段的產業放緩,這是一個事實。她認為,互聯網產業的發展是靠技術的多輪創新來推動的,目前這個階段按曲線來講可以叫平臺期,也可以叫醞釀期。目前是中國互聯網螺旋上升發展中的一個節點。
中國 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 178 家,10
家企業進入全球30強。
從投融資看,在國內投融資進入“資本寒冬”的形勢下,
2021年成長型企業20強有9家企業完成融資活動,融資總額高達 113.19 億元。
與2021年相比,2021年百強企業中產業互聯網企業數量再創新高。
以服務實體經濟客戶為主的產業互聯網領域企業數量達到 60 家,累計服務近 4000 萬家企業。
今年首次上榜的浪潮,此前進行了互聯網轉型。
浪潮集團副總裁龐松濤介紹,浪潮為全國30余個城市提供聰明城市運營服務,已經成為數字經濟時代下的云服務、大數據、聰明城市“新三大運營商”。
工信部網絡安全產業發展中心分析處處長焦緒錄說,
工業互聯網步入實踐深耕,賦能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互聯網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從虛擬經濟向實體經濟拓展的核心載體,工業互聯網是支撐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要害基礎設施。去年百強服務的企業是 3000 萬家,2021年增長到 4000 萬家,工業互聯網領域百強企業已經深入到工業互聯網三大核心環節,成為工業互聯網的重要力量。
奇安信集團 齊向東說,To B(企業業務)和To C(消費者業務)市場每隔15-20年就會出現一個周期,
80年代是To B的風口,2000年后成了To C風口,現在市場風口又轉回到To B上去了。
2021年互聯網百強企業中應用大數據企業29家,云計算28家,人工智能相關企業24家,運用物聯網技術相關的企業3家。
崔穎認為,新的突破一定是靠技術。
互聯網百強企業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不僅市場規模增長迅速,企業營收大幅增長,而且,百強企業與工業、生活等各領域融合加快,并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未來,還要加快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延伸,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上一篇:真實的中國互聯網草根VS精英
下一篇:互聯網+時代企業轉型須先打破體制
如果您覺得 2021年互聯網百強企業公布劇透了哪些新風口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802.html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