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1-09-17
欄目:電商資訊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初,許多企業家認為互聯網時代可以帶動新企業的發展,所以滴滴誕生了。
作為服務類型的公司、平臺,滴滴有過一些負面消息,甚至順風車一度整改,雖然有越來越多的人去使用滴滴,但也伴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
司機叫苦
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叫苦的不是消費者,而是滴滴的司機。在很初的打廣告、補貼做優惠活動、提升知名度,滴滴穩定運行之后,其實成本較低,因為滴滴司機需要提供自己的車輛。所以司機其實也
就是個打工仔。
有很多滴滴司機反應,雖然流水看起來很高天天四五百,但除去成本,凈收入也只有兩三百。另外,并不是所有司機都能達到這個水平,甚至有一段時間滴滴的抽成高達30%。
滴滴只需要為司機提供一個平臺,表面看上去是司機與滴滴配合,但司機不僅要自己提供車輛,自己維護修養,還要支付自己的社保。而抽成的比例把握在滴滴手里。這種繞過各種成本和費用的操作模式,是不是有那么一丟丟的空手套白狼的意思?
滴滴哭窮
這種操作模式下,滴滴應該是穩賺不賠的,那為什么年年都在說虧損呢?
程維曾經表示,雖然做了一些抽成,但抽成出來的絕大部分又以乘客補貼和司機補貼的形式返還回去了,所以才會虧損。
2021年2月,程維曾公布2021年全年虧損109億元的財務狀況,給人一種虧損都是因為給了補貼的表面現象。
這次公開虧損金額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樂清女孩被害案,為了洗脫"為了錢不擇手段"的罵名,滴滴不得已公開財務狀況并下線順風車業務,但順風車業務曾為滴滴貢獻過9成利潤。而順風車業務到2021年底才漸漸低調分批在不同城市重啟。就此看來,2021年內幾乎沒有順風車業務的滴滴,虧損金額恐怕還要大于2021年的虧損金額。
即便如此,滴滴可是出行的"獨角獸",總不至于因為順風車下線就虧損如此嚴重。
例如滴滴快車,抽成公式為:平臺服務費25%(20%-30%取中間值)+0.5元/單的保險費+1.77%的治理費。在疫情之前,滴滴快車日均訂單兩千萬,假如平均每單20元,滴滴快車天天就可以抽取1.2億元,一年算下來抽成居然能達到438億。
這只是快車的抽成,另外還有拼車業務,可以想見滴滴的利潤應該是相當高的。
為何虧損?
關于滴滴為什么讓自己虧損得如此嚴重,有三種原因:
一個便是 激進的投資。滴滴的眼光不局限于中國,有意將業務擴展到全球,做全球出行的領頭人,因此海外投資、并購就沒停止過。在收購Uber中國之前,滴滴以及投資了
北美Lyft和印度Ola;收購Uber之后,不僅投資了中東Careem、歐洲Taxify、東南亞Grab,幾乎把全球內Uber的對手投資了個遍。
究竟滴滴天使投資人王剛曾說過,滴滴做過很正確的一個決定,就是在很初Uber來中國的時候,投資了Uber在全球的競爭對手,使得好一手圍魏救趙。
再來便是團隊治理不善。作為了一個收益如此巨大的公司,并且成本又這么的低,假如還是虧損,那很大可能是團隊治理和財務做得不好。
此外,程維2021年邀請柳青任總裁職位也是滴滴急轉而下的重要原因。柳青是誰?柳青是柳傳志的女兒,而柳傳志的侄女兒柳甄曾是Uber中國的實際控制人。這個柳氏家族就有些耐人尋味了,可以說是國內出行行業的支撐。柳青來到滴滴就值得細細品味了,大多數投資人認為,這是一個雙贏的決定:程維看中柳青的人脈,請她來是為了社交、融資更方便,柳青則是被派到滴滴替圈子賺錢。但柳氏家族在聯想-高通-華為ishi見被爆出之后,聲譽急轉直下,假如前兩條說服力不夠,那現在這條答案也是非常現實的。
小編語:
野心是每個企業都有的,但有的企業穩中求進,有的企業貿然進攻。滴滴有做大的野心,但擴張也許顯得有些盲目了。而現在由于乘坐滴滴跟出租車價位不相上下甚至有時候比出租車高,在司機身上的高抽成,乘客和司機對于滴滴的評價都不太好,市場份額正在被其他品牌搶占,滴滴的根基正在動搖。作為一個平臺,滴滴應該學會和司機打好關系,穩住基礎,才能更好的發展。


如果您覺得 明明抽成那么高為什么滴滴還在虧損幕后真兇到底是誰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衣食住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進入互聯網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667.html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