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跟一個北京之外的出租車司機聊天,他知道馬云、馬化騰、雷軍這些科技大佬的概率應該比王健林、許家印等地產大鱷們要大,對中國普通人近年來生活改變影響很大的行業,不是房地產,而是互聯網。互聯網辦事正在滲透到每一個行業,因為人口、經濟和政策諸多紅利,,中國上演著世界并世無雙的“互聯網+”現象,出行、餐飲、支付、零售諸多傳統行業憑借于此彎道超車。

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數據顯示, 2021 年我國 互聯網企業總營收突破一萬億元,同比增長41.5%,行業規模持續擴張,增速遠高于同期GDP的6.7%和基礎電信業的5.6%,互聯網成為名符其實的朝陽產業。高速增長的互聯網行業具有附加值高、競爭公平透明、綠色環保、辦事民生等特性,所得到的官方支持越來越多,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均已被列入國家戰略,互聯網行業的增長還在進一步加速。
極速增長的互聯網行業讓本錢紛至沓來。僅僅是本年二季度,中國互聯網行業融資金額就達到了 135 億美元,環比增長86.2%,就連“煤老板”們的熱錢也涌入到這個行業,做起了類似于共享單車這樣的新興項目。

互聯網行業還成了人才的“黑洞”,豈論是就業還是創業,互聯網都成為很受青睞的行業。中智發布的陳訴顯示, 2021 年受訪的結業中20%期待進入互聯網行業,遠超過第二名金融的10%,這個行業不只是多金,競爭還相對更公平,且看上去比傳統行業門檻更低、更有活力、還更有趣。

產業成就企業,中國互聯網的頂尖公司正在越來越多,比來兩年中概股紛紛刷新股價的歷史記錄, 5 月騰訊市值首天線貓SEO軟件突破 3000 億美元,進入全球市值TOP10 之列時,已經超出多數人的預期。然而正如我在《騰訊市值首破 3000 億美元!要開香檳的卻不只是鵝廠員工和股東》一文所言,互聯網行業的好時代才剛剛開始。
5 個月后,阿里很新市值已達到 4571 億美元,距離全球電商老大亞馬遜距離不足1%;騰訊市值 4088 億美元,距全球社交老大Facebook的 5010 億美元還有近 1000 億美元的差距,但趕超同樣是大概率事件——且阿里和騰訊市值均已躋身全球市值TOP10 之列。表示卓越的不只是阿里和騰訊,百度股價也即將創造歷史新高,微博市值已是Twitter的近兩倍……中國互聯網公司,正在不停創造新的可能。
并且,互聯網行業到今天為止都還沒有衰老的跡象,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內容創業、人工智能……新的產業浪潮接踵而至,不停創造新的可能性,可以說,今天是中國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互聯網的很壞時代
有光明的地方就有暗中,外貌上光鮮無比、活力四射的互聯網行業,卻從來不缺乏負面新聞。甚至必然程度可以認為,今天也是中國互聯網很壞的時代。
就在阿里巴巴市值即將超越亞馬遜之際,就有兩家創業者先后站出來指責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某團隊涉嫌通過合作的方式抄襲創業者的想法,阿里巴巴第一時間對此回應表白,案牘抄襲的事實確實存在,阿里立即下架相關功能、向合作伙伴報歉、對涉事員工進行處理。
在阿里巴巴之前,中國互聯網公司、創業者之間互相抄襲的新聞就不絕于耳,好比騰訊就曾因抄襲問題而倍受外界指責,《計算機世界》一篇《狗日的騰訊》更是給騰訊戴上了互聯網“全民公敵”的帽子,直到3Q大戰后啟動開放戰略,騰訊才將之脫下。不過,互聯網行業抄襲的步伐卻未曾因此止步,每隔一段時間就有關于指責抄襲的口水戰上演——一些確有其事,也有不少碰瓷營銷。
產品、模式、案牘甚至代碼的抄襲只是一處反面諧罷了,同一天,今日頭條廣告銷售人員通過惡意點擊百度廣告要挾某企業主的錄音被傳出,同樣讓行業震動:本來今天中國互聯網廣告銷售人員從業水平都如此低下且無知無畏了?然而,這不過是個案而已,惡意競爭已出現在幾乎每一個有利可圖的互聯網行業,且愈演愈烈,一些人甚至不惜冒違法風險。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