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的六一兒童節里,瑪麗 · 米克 2021 年度的《互聯網趨勢陳訴》如約而至。
這是一份 354 頁的陳訴,創 2021 年以來陳訴篇幅之很。讀完這個“龐然大物”之后,假如只講一句話作為點評,那就是陳訴第九部分的這句:“史詩般的五年”。
本年的陳訴雖然亮點分散,但還是有一些值得關注的內容——好比對“游戲化”的分析;對“企業云使用量”的分析;好比將中國互聯網過去一年的表示,描述為“在線娛樂和共享出行的黃金時代”;對印度互聯網的分析更顯得非常專業,令人稱道;以及對醫療衛生領域“拐點來臨”的分析等等。

當然,不能強求瑪麗 · 米克能提供符合本土口味的互聯網趨勢陳訴,這個拼盤式的陳訴也袒露出差別撰寫者風格的差異——對中國的互聯網從業者來說,迫切需要一份安身本土、放眼全球的“互聯網趨勢分析陳訴”,,這才是業界真正需要反思的地方。
本年這一陳訴的價值,其實在于兩點:首先依然是專業的分析手法(方法論是海外咨詢公司的強項,當然分析框架已經老套不堪,這恰恰又是本土互聯網咨詢公司的機會),其天線貓SEO軟件,是持續 20 余年的不雅觀察記錄(順便說,瑪麗米克的長標準不雅觀察值得學習)。

2021 年的陳訴,放棄了 2021 年以來持續 5 年的中心詞“重新構想(Re-Imagine)”,并不是說這一過程已經結束,反倒是說這一進程業已“全面”展開。本年陳訴中的創新努力在于:首先,放棄面面俱到式的場景羅列,轉而尋求對重點問題的深入探究,好比在應用層面,著力聚焦在線廣告、游戲化、“企業云就緒”、醫療保健運用互聯網的拐點這四個方面;其天線貓SEO軟件,在國別比較層面,將美、中、印三個迥然差別的互聯網市場,擺放在同一量級、同一不雅觀察視角下,做比較全面的審閱;很后,試圖從美國宏不雅觀經濟形勢、長標準經濟增長動能的高度,審閱互聯網發展的動力機制。
這可能也是陳訴變“厚”的一個原因;當然,從某種程度說,這個陳訴也還不夠厚。
說這個陳訴還不夠厚,主要有兩點感想:一個是去年新年伊始的阿爾法狗,攪動AI江湖一年有半,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智能傳感、無人駕駛等技術的快速突破,已經在產業和大眾生活兩個層面掀起巨大波濤,怎么看?未來將如何?陳訴沒有觸及,多少有點遺憾。另一個,是陳訴的分析框架依然采納很傳統的金融、經濟、人口、勞動力等,沒有在分享經濟、信息經濟、互聯網倫理、信息安適、網絡治理方面給予應用的關注,這或許正是其分析框架的局限所在。

不過,瑕不掩瑜,這份陳訴還是一份難得的、有參考價值的重磅陳訴。
下面根據陳訴目錄的 11 個部分,簡要評述若干亮點,也捎帶“販賣”幾句我本身的思考,分歧錯誤的地方請各位網友批評: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