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逐漸深入到線下門店,據相關數據統計,超過90%的線下門店都在逐漸接受互聯網運營,像淘寶的線下門店業務,抖音門店,餐飲行業的外賣業務,支付寶,微信針對線下門店的收款,貸款業務等等。各大互聯網公司不斷尋求與線下門店的合作,O2O模式快速發展,目前已經廣泛運用到旅游、房地產、餐飲、訂票、汽車租賃等等諸多領域。隨著互聯網與傳統門店結合越來越深入,實體門店或許將逐漸淪為互聯網企業的一名員工,下面來看看互聯網企業是如何一步一步的讓實體門店淪為打工者的?

一、瘋狂補貼,培養用戶習慣擁有用戶就擁有錢,互聯網企業深知這個道理,資本也深知這個道理,因此他們前期不懼怕虧損。以美團為例,曾在外賣的投入上每月高達2億人民幣,比如首單減15元,滿多少減多少元,甚至剛開始的時候點外賣幾乎免費。你想到實體店去吃還沒有這些優惠,而點外賣坐在家里面又舒適,花費的錢比直接到實體店還便宜,在這個過程中就逐漸培養起來了用戶點外賣的習慣。

二、迫使更多的商家加入還是以餐飲行業為例,伴隨著瘋狂補貼,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點外賣,這樣到實體店去的人就會相對較少,而之前沒有加入的商家發現客流量越來越少,甚至賺的錢就連房租都不夠了,這個時候在加上互聯網企業線下人員的宣傳,只能加入。不加入店鋪就只能倒閉。
三、提高傭金,開啟收割經濟學原理告訴我們,任何一個行業處于壟斷行業都會帶來超額利潤,這個時候互聯網企業已經擁有了大量用戶和商家,基本屬于壟斷地位了,因此會提高傭金,而線下門店也只能被迫接受,規則把握在別人手里,不接受假如退出的話,那虧損更嚴重,但是接受的話,看似單量多了很多,但是賺的錢卻不多了,大部分都被以傭金的形式抽走了。當然互聯網企業也不會無限制的提高傭金,他們也會讓你保證一定的利潤,到這個時候線下門店基本上就已經成為互聯網的一名員工了,辛辛勞苦工作也只能賺取少部分利潤。
實體門店已逐漸淪為互聯網企業的工人未來趨勢無法阻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行業被互聯網侵蝕,而線下門店也只能擁抱互聯網這個大趨勢,這究竟是好是壞我們無法評說,像餐飲行業因為外賣的興起,也帶來了騎手這個新行業,解決了大批人的就業問題,也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而對于我們的線下門店來說,也不要一味的抵觸互聯網行業,應該積極改變營業模式,爭取和互聯網企業達到雙贏的局面,雖然說被互聯網企業抽走了很多傭金,但是反過來想也帶來了大量的流量,如何更好地利用這些流量,賺取更多的利潤也是我們線下門店需要思考的。迎合社會發展趨勢,積極轉型,適應社會的發展才是硬道理。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