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時值元宵佳節,在老百姓(59.750, -0.24, -0.40%)歡度傳統佳節之時,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以下簡稱《指引》),這標志著以追求養老資產長期穩健增值為目的的養老目標基金,正式成為我國公募基金產品的一員。
經過近一年的反復研究、廣泛征詢各界意見,學習國外先進經驗,我們翹首以待的《指引》終于落地出臺。鵬華基金認為,《指引》作為養老金融領域的重磅文件將產生非常深遠的意義和影響。它一方面為公募基金服務于第三支柱養老金投資管理提供了依據,有利于發揮公募基金專業理財在居民養老投資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為公募基金如何開展養老目標基金業務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指引》在資產的配置比例、產品的設計、產品的運作形式、管理人的參與門檻、費率等都給予明確的規定,為養老目標公募基金 “平穩起步、規則明確、穩妥推進、控制風險”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公募基金公司中綜合實力前茅的公司,鵬華基金認真研究,認為《指引》有以下四方面特點:
一、《指引》體現以投資者利益為先。《指引》開篇提出“為滿足養老資金理財需求,規范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運作,保護投資人的合法權益”,“以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價值”等,充分體現養老目標基金的終極目標就是為投資者穩定的獲取長期收益。
從國外的養老目標基金管理經驗看,養老目標基金本身由于產品的特性,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能有效克服投資者的投資產品選擇困難、投資行為不穩定以及資產配置缺乏動態調整等問題,同時可以降低短期投資頻繁的交易成本、基金費率等。目前國內公募基金數量眾多,已超過4000 只,風格各異,制定《指引》,明確了養老基金采取基金中基金的形式,同時在運作方式、投資策略、投資比例等方面的相關安排,有利于形成專門的養老基金產品類別,便于投資者識別選擇。此外,《指引》以投資者利益為先,規定“設置優惠的基金費率,并通過差異化費率安排,鼓勵投資人長期持有”, 通過讓利于民,支持投資者進行長期養老投資,用制度和收益引導投資者做出降低交易成本、規避選擇困難的理性投資選擇。
二、《指引》體現以資產配置為核心。所謂以資產配置為核心,也就是錨定大類資產的配置范圍及比例,通過投資多元化分散風險降低資產損失概率,獲取長期的穩定收益,在時間的復利下實現資產增值。
《指引》第四條明確規定“投資策略包括目標日期策略、目標風險策略。采用目標日期策略的基金,應當隨著所設定目標日期的臨近,逐步降低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權益類資產的配置比例。權益類資產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采用目標風險策略的基金,應當根據特定的風險偏好設定權益類資產、非權益類資產的基準配置比例,或使用廣泛認可的方法界定組合風險(如波動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組合風險。”鵬華基金認為養老基金不同于其他資金,具有明顯的長期資金優勢,不管是目標日期策略還是目標風險策略,可以通過設計科學的資產配置,有效的發揮“長錢”優勢,在較長的投資周期中追求更高的資金收益。當然,這也對投資管理人的資產管理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
三、《指引》體現以高度防風險為基礎。養老目標基金發展是應對未來中國老齡化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未來退休生活質量的途徑,因此保障養老基金的投資安全和穩健收益是養老目標基金的基礎。《指引》規定“養老目標基金應當采用成熟穩健的資產配置策略,控制基金下行風險,追求基金長期穩健增值”新浪微博數據采集。在基金管理公司申請條件上明確規定“管理規模(不含貨幣市場基金)在200億元以上…投研團隊不少于20人…公司運作合規穩健”,同時對直接的基金管理人提出“5年以上金融行業…至少2年為證券投資經驗”等規定,說明監管層認為只有具備相當實力的投資管理公司和經驗豐富的基金管理人才能有資質進行養老目標基金的投資運作,這也充分的體現了監管層將養老目標基金投資管理風險控制到源頭。
四、《指引》進一步規范養老目標基金的銷售行為。同普通的公募基金產品銷售不同,《指引》目前要求根據投資人年齡、退休日期和收入水平的不同,評估投資人的風險承受能力,推介適合的養老目標基金,引導投資人開展長期養老投資;同時向投資人推介的目標日期基金應與其預計的投資期限相匹配。鵬華基金認為,在銷售中結合養老目標基金銷售對象的投資特殊性,更有針對性的銷售行為有利于提高產品銷售的客戶滿意度。
鵬華基金堅信,養老金融的發展,將打通實體經濟和金融市場的通道。而養老金目標基金的發展,將為專業的公募基金機構帶來巨大的發展空間,作為這場養老金融演變史的見證者新浪微博信息采集器,我們深刻體會到巨大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感。鵬華基金將致力于打造成為集社保儲備金管理、基本養老金投資、企業(職業年金)管理和養老目標基金多元化、專業化并進發展的一流養老基金投資管理公司。
鵬華基金:設計有中國特色的個人養老公募基金
志存長遠 立足當前------設計有中國特色的個人養老公募基金
鵬華基金資產配置及基金投資部
期待已久的《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終于發布,這對于公募基金行業服務個人投資者養老投資,推進養老金市場化改革,促進公募基金行業健康長遠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
以養老為目標的公募基金有什么本質上的特點?哪些發達市場成熟經驗可供我們參考學習?公募基金應當如何根據中國養老事業的實際國情,開發出有中國特色的養老目標公募基金?鵬華基金在本文將拋磚引玉,試圖回答這三個與投資者休戚相關的問題。
一、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的特點
養老目標基金在國內外都沒有明確的定義,這次證監會用《指引》的方式明確了養老目標基金作為一類基金的存在,無論對于養老事業的長遠發展還是公募基金的健康進步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在對養老目標基金的特點描述中,證監會具體提到了四點,一是在發展初期主要采用基金中基金形式運作,通過在大類資產和基金經理兩個層面分散風險,力求穩健;二是采用成熟的資產配置策略,合理控制投資組合波動風險,力爭獲得長期收益;三是設置封閉期或投資者最短持有期限,避免短期頻繁申購贖回對基金投資策略及業績產生影響;四是鼓勵基金管理人設置優惠的費率,讓利于民,支持投資者進行長期養老投資。
在以公募基金為主要個人養老工具的美國,我們也看到了類似的表述,美國法規要求基金本身作為一種資產特點鮮明(和其他資產相關性小、風險特征明顯),在運作上管理專業、投資目標清晰、流動性好、費用低。對于默認養老的投資基金,如目標日期型基金,法規要求關注投資的長期要素,即投資者的年齡、退休日期、以及預期壽命三個要素,并且要求投資目標和養老目標要緊密掛鉤。
由此我們總結出養老目標基金最重要的兩個特點,即長期性和目標明確性。
長期性是養老事業的過程特點決定的。個人養老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需要個人在20至40年的緯度上不斷進行個人儲蓄和再投資。個人儲蓄可以將養老的大目標化整為零,且定投的方式可以在底部多買基金份額,提高長期投資回報;再投資可以讓已經儲蓄的資金保值增值,在長期投資框架下經受住市場震蕩,跑贏通貨膨脹或者其他養老收益目標。
新浪微博內容采集助手 目標明確是養老事業的結果導向決定的。本質上,養老是對未來退休后的開支要做提前規劃,所以養老投資的目標很明確,即要讓養老投資過程中的累積收益和未來養老所需開支相匹配,實現老有所養。
二、美國公募養老基金設計經驗
下一篇:新零售的圖片搜索結果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phylmbjjytzzlywxzcpzw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