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無法成功,這件事究竟怪不怪馬云?關于這件事的解讀,坊間廣為流傳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是,因為馬云在外灘峰會當中的口無遮攔,導致螞蟻的外部壓力開始增大,加上螞蟻自身某些地方的不合規,致使螞蟻在成功前夕功虧一簣。另一種說法是,馬云已經知曉螞蟻要面臨的結果,而外灘峰會上的無所顧忌,只不過是一種抱怨,究竟籌備多年的獨角獸無法,對于阿里和馬云的影響都太大了。

只是讓人沒想到的是,這件事的影響一直持續到現在。據媒體報道,國家的金融治理部門又一次約談了螞蟻集團,督促并監督螞蟻的整改措施能落地實行。公開資料顯示,此次螞蟻的整改方案共涉及5個方面,從支付業務存在的不正當競爭,到以后花唄和借唄的去向歸屬問題都有了具體計劃。
簡單一些說,以后的螞蟻集團將不再是科技公司,而是專門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此外,花唄和借唄等金融產品都將納入監管范疇,控制高杠桿和流動性風險,甚至后續還會要求支付寶壓低余額寶的余額。這樣一來,螞蟻集團將變得更為正規,但同時付出的代價也不小,至少2萬億的估值是沒戲了。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螞蟻再遭約談的前幾日,與螞蟻經營規模高度類似的京東卻選擇主動收手,放棄了企業早就提出的京東數科計劃,將之前的申請進行了主動撤回。對于京東數科主動放棄計劃,外界也有不同的解讀。
有分析指出,劉強東的京東主動放棄,一方面是考慮到外部環境存在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也是無可奈何。
外部環境中,去年9月,京東數科提出申請,但此后兩個月中,項目再沒有任何的實質性進展,尤其是螞蟻還有了失敗的先例,故而京東只能選擇避避風頭。然而螞蟻的整改懸而未定,京東數科想要的愿景只能擱淺。
雖說為了強調京東數科的科技企業屬性,京東數科不惜改名為京東科技,也要將京東云和京東AI的業務一并納入,但從本質上來講,這屬于換湯不換藥。去年的財報顯示,京東數科的營收大部分來自于互聯網金融產品,所占比重甚至達到了43%。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京東主動收手似乎是預見到自己可能面臨的結局。
看到京東方面主動放棄,不少人都感嘆劉強東的努力白費了。確實,自從劉強東從京東主體頻繁卸任后,京東數科是他為數不多的牽掛之一,而今主動放棄后,京東科技日后能否,又或者以何種方式,都會成為一個未知數。
可是轉念一想,京東的主動收手何嘗不是劉強東做了一次正確的選擇呢?要知道,在螞蟻失敗后,馬云的口碑和評價開始急轉直下,現在連露面的機會也很少。雖然京東數科終止會讓劉強東損失百億財富,但客觀程度上卻保全了京東和劉強東的個人名譽。
此外,京東在收手之后,劉強東還可以對京東科技進行方向上的調整和布局,比如前文中提到的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業務。
上一篇:淘寶怎樣增加免費流量
下一篇:怎么為淘寶店帶來新流量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8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