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國內很強大的互聯網集團公司之一,甚至一度在中國互聯行業稱霸,無人可擋,不少企業都以成為阿里系為榮。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的聲望更是一度達到頂峰,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是國民很喜愛和崇拜的企業家之一,尤其是致力于慈善事業的他,更讓人們感到敬佩。騰訊等眾多互聯網集團都一度避其鋒芒,但這一切自從去年螞蟻集團前夕被緊急叫停,馬云被約談之后,都發生了巨大的反轉。
馬云被監管部門約談之后,螞蟻集團的真正面目也暴露在公眾面前,其利用資金杠桿獲得百倍利潤的消息令許多人難以接受,花唄、借唄等真實盈利情況面前,許多人似乎如夢初醒。曾經令人敬佩的馬云變成了無數人眼中竭盡所能對自己進行壓榨的萬惡資本家,阿里巴巴集團本身的股票都遭受重大影響,旗下一切業務頻頻遭遇重大危機,就來其核心的電商和移動支付都未能免受于難。
在移動支付領域,由于花唄、借唄等原因,使得支付寶的市場占有率開始出現了下降,從而進一步成就了微信支付。而在電商領域,京東緊隨其后,拼多多異軍突起搶占鄉村等低端市場,淘寶腹背受敵,以至于其淘寶特價版預備上架微信小程序,從而緩解當下所碰到的危機。而就在很近,阿里巴巴迎來了182.28億的天價罰款,再度令其遭受重大打擊。
人民日報再次發聲,“二選一”壟斷結果出爐,阿里被判182.28億罰款。
4月10日,關于阿里巴巴此前針對商家“二選一”的壟斷案審判結果正式出爐,阿里被坐實了電商平臺“壟斷”的名頭,從而被判處182.28億的天價罰款。對此,人民日報直接表示道,阿里此次除了接受以外,別無他法。而且不難想象,隨著182.28億罰單的開出,淘寶未來的市場份額將再度下降。
阿里再受重創,被判182.28億的天價罰款,人民日報:除了接受別無他法。那么“二選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隨著淘寶平臺的日益壯大,在中國電商領域一度獨領風騷,難逢敵手。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商家紛紛入駐淘寶平臺,但是卻被告知假如確定在淘寶開店鋪的話,那么以后禁止在京東等其他電商平臺開店鋪,否則將會受到相應的制衡措施,造成其淘寶店鋪無人問津。換句話說,淘寶就是在利用自己龐大的平臺以及客流量,不讓店鋪入駐其他電商平臺,限制商家的行為。這點說小了屬于不正當競爭,而往大了說,則是壟斷。并且淘寶對此毫無收斂,以至于發展到如今的地步。
所以淘寶此舉破壞的不僅是店鋪商家的利益以及其他電商平臺的利益,更是損壞了電商平臺整個市場,對整個中國經濟造成挑戰。對此,是零容忍的,這也是給淘寶罰單金額如此高的原因。要知道,平常開出的罰單很多也就是幾百萬。那么隨著此次罰單的開出,將會給阿里造成怎樣的影響呢?
首先自然就是財產損失了
盡管阿里每年營收能夠達到數千億,但是幾百億對阿里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營收雖大,但利潤其實并沒有那么大,百億罰款是直接從利潤中扣除的,而不是營收,相當于成本的增加。當然了,這并不是很嚴重的影響。
其次就是風評了
雖然財產不會讓阿里傷筋動骨,但是經過螞蟻金服的事情后,再被坐實壟斷的罪名,阿里和馬云在普通民眾中的口碑和印象無疑直接下降。據悉,在某個對各企業家的評分排名中,馬云已經下降到了負一分,排在第六的位置。要知道,此前馬云在民間的風評可是數一數二的存在。而且風評的影響是屬于長久性的,在互聯網時代中,一旦名聲臭了,那么就很難翻身,用戶買賬的也會越來越少。更不要說阿里始終沒有把握住互聯網行業很主要的流量了。
很后自然是對整個行業的影響
隨著螞蟻金服前夕被緊急叫停,互聯網行業風波自此不斷,而且負面居多。其中很受影響的就是互聯網認為的新風口行業,社區團購了。越來越多的人對所有的互聯網行業表達不滿,認為他們賺著巨額的利潤,但所謂的技術卻并沒有用到真正的科技創新上面,而是和街頭小販爭利,以利潤為主。所謂的創新也大都停留在模式上面,而當下我們更需要的是在制造業上的產品創新。
當然了,這也表示出在未來的時間里,互聯網行業將會迎來一次大整改,使得虛擬世界的法律法規更加健全,促進各互聯網企業的改善,使其真正投入到民生之中,或者更多地為了民生,而不是一味地以利潤為主。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8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