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鮮少企業在資本寒冬下繼續“補貼”的生意,智能音箱市場也不例外。在完成市場早期教育的任務后,行業逐步邁入成熟期,回歸到理性競爭。無屏智能音箱成本接近百元區間,有屏智能音箱的推出也掀起了新的熱潮。
3月20日,IDC發布《IDC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頭部廠商阿里巴巴、百度、小米繼續在智能音箱市場逐鹿中原,“馬太效應”愈發加劇,三家公司市占率已超九成。該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全年出貨量達到4589萬臺,同比增長109.7%。
對三家高級互聯網公司而言,智能音箱對他們有著不一樣的意義。盡管營收占比不明顯,但這絕不僅是“大”公司下的“小”生意。面對攻占市場的決心,以及對于智能音箱的“物聯網”入口考量,三家還是保持著相似的態度,相信智能音箱依托“物聯網”概念獲取的流量才是未來的想象空間。
具體而言,阿里在“后補貼時代”聚焦于產品的更迭和擴展。天貓精靈以全年出貨量1561萬臺位居首位,同比增長87.9%。在2021年經歷爆款產品方糖的換代、In糖的推出以及帶屏產品CC系列的擴展,獲益于阿里旗下電商渠道的傾斜,沖到全年銷貨量首位。
早期奠定“小度”市場地位的百度,則在很新的財報中表示早期的補貼產生的銷售折扣對業績產生了負面影響,后期會加大力度投入到智能音箱的研發中。2021年小度智能音箱位列國內第二,出貨量1490萬臺,同比增長278.5%。對于百度來說,AI服務的落地與用戶粘性的提升,是百度在智能音箱上的重要落腳點,也將進一步服務于百度的主營“在線營銷”。

相比前二者,智能硬件生意對小米而言才是主營收入的來源。小米2021年三季度的IOT收入占比29.1%,其中占比較高的是智能電視和筆記本電腦,可見智能音箱還未能給小米帶來更值得想象的收入空間。報告顯示,小米的小愛智能音箱全年出貨量達到1130萬臺,同比增長89.7%。
受疫情影響,IDC預計2020年一季度的出貨量將面臨失速下滑,全年也將受病毒的突襲影響放緩增速。預計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將同比下降25.8%,而全年市場出貨量將同比增長9.8%。但隨著影音內容的豐富、用戶方面的積累和營銷資源向線上傾斜,居家隔離也許會成為“智能音箱”的一把雙刃劍。
上一篇:新開淘寶店鋪如何增加人氣和流量
下一篇:淘寶自然流量沒辦法上去嗎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6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