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一提問:前段時間和一位資深獵頭朋友吃飯,他說現在行業狀況是,某些大廠一挖就走,阿里員工很難挖,尤其是5年以上,P9以上,基本沒有動的可能。
然后我還特意去搜了一下(嚴謹性)發現全年脈脈有發過:阿里員工平均司齡很長,阿里的平均司齡2.47年,騰訊的平均司齡2.28年,百度的平均司齡2.19年,京東1.86年,頭條0.37年。想問一下原因是什么?
一開始我覺得平均年齡2.47并不算長吧,后來,發現自己沒有劃重點,互聯網!
小編從五年前在58同城找到現在的工作,一待便是六年。見證了公司的發展壯大,內心深處還是挺自豪的。由于公司的發展,需要成立一個軟件部門,于是便開始大量招人。因為工資待遇不太到位,軟件部換人的頻率達到史上很高。
我們回來說阿里在互聯網行業離職率很低是有原因的。
知乎網友伽利略略略的回答很得我心,表示很贊同。
他答道:哈哈,這是個好問題,離職率低是因為每一個預備跳槽的人都在面臨一個從阿里離職還能跳槽去哪里的終極靈魂拷問!
互聯網圈子里的朋友在一塊吃飯經常說一個笑話:阿里P7P8這種級別的完全就可以平趟西二旗了,想去哪里去哪里,互聯網公司隨便挑,絕對的搶手貨。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曾經滄海難為水啊,都已經是阿里的P7P8了,為啥你還要去平趟西二旗呢?就好比考上清北之后退學回家復讀重考一樣,這有多想不開?

要知道,互聯網是當下中國發展的很好的行業之一,很多剛畢業的小朋友月薪輕松10K+,比其他行業好賺多了,勞動回報率很高,所以都是人才往互聯網行業流,很少有往其他行業跑的,而阿里又是互聯網企業中發展的很好的公司之一,離職率低是自然的。
其實阿里騰訊這樣的企業,放在全世界比,也是很高級的工作機會,對于他們來說,想通過跳槽得到更好機會的概率很低。
優秀人才的離職大部分也是因為有了更好的機會,比如去阿里體系里成長起來,很后做了滴滴CEO的程維,以及后來做了美團COO的干嘉偉。
另外,阿里的系統和其他公司相比有著恐怖的生長能力,內部的機會甚至比外面還要多。
阿里的業務版圖非常健康,淘寶天貓支付寶是穩健的基本盤,在基礎之上,達摩院、平頭哥、羅漢堂、阿里云、菜鳥、釘釘等一系列項目,表現都非常亮眼,高速的發展意味著大量的增量機會,新人發展空間大,有快速的成長的機會,這是阿里整個人才體系布滿活力的根本保證。
現在阿里的一些合伙人年齡構成很能說明這一點:
淘寶的總裁蔣凡是85后,天貓技術負責人吳澤明、螞蟻金服副CTO胡喜、阿里云智能基礎產品事業部負責人蔣江偉都是80后,這個合伙人級別的年齡結構放在全世界看,都是非常年輕化的。
研發投入也是一個重要的要素,對研發的投資,就是對人才的投資。
18年的時候看過普華永道出的一份報告,當年阿里巴巴的研發支出達247億元,是騰訊的1.3倍、百度的1.8倍,攜程的2.7倍,京東的4倍,其很近兩年的研發費用占總收入的比例高達15.65%。
研發費用的投入是衡量企業創新力的 關鍵標準,懂行的人應該知道阿里這個數據的含金量,這幾年阿里云整個系統的技術儲備是很高級的。
優秀的團隊,一定不僅僅只考慮發展和利益。
公司除了是一個賺錢謀生的地方,更重要的是,這是每一個人生活的地方,能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有價值的事情,本身是很幸運,這樣一群人湊在一塊的那個氣味,就是這個組織的文化,論互聯網公司搞文化建設,阿里說自己第二,應該沒人敢當第一。
阿里內部是很敢用人的,尤其是年輕人。
聽阿里內的朋友講,11年雙十一的技術負責人莊卓然,那個時候碰上了很大的技術難題,差點導致當年雙十一叫停,但是逍遙子還是很放心的交給他處理,很終幾個連夜的攻關才終于把問題解決,很終沒有耽誤活動上線。
信任本身就是財富,這在職場中會帶來很大的機會,阿里的人才生態有一大批年輕干將,正是基于這樣的信任關系才得以培養出來。
假如說職場發展像是升級打怪,那么到了阿里騰訊這個段位,基本上就算打到BOSS關了,這個階段離職率低非常正常,因為對于很多人來說,內部的發展機會反倒會比外面多,大多數時候在生態內長本事,做事情,比跳槽更有發展前景。
當然了,其實不僅僅阿里離職率低,騰訊,華為,谷歌這樣的世界一流的公司都低,他們一直是花很多的錢,挑選很優秀員工,在很先進的治理理念下,干很有價值的活,憑啥離職率會高?
還是有不理解的小朋友,我強烈建議努把力,拼一拼也能去阿里這樣段位的企業看一看,或許你的理解會比我更深刻。

上一篇:刷淘寶訪客流量有效果嗎如何操作
下一篇:淘寶獲得免費流量的基礎技能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6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