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嚇腦濕”(imyourgrandpa)
互聯網人,隨時都得帶手機和電腦。
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
明天和工作,哪一個先來。
而為了工作,他們真的什么都做得出來!
-1-
機場,是公認的互聯網人“第二辦公室”。
互聯網人往來很密集的,就是北京與 之間的航線;
因此,有急件的互聯網人都不會選擇叫快遞,而是直接發朋友圈:今天有誰飛北京的?幫忙帶個東西,酬謝!

機場玄學:
1.處理緊急工作(尤其是傳文件)時,機場Wi-Fi信號總是不好;
2.很忙的時候永遠出現在登機后到起飛前的這段短短的時間內(飛機加速助跑期間有說不完的話)。
-2-
浴室,曾經爆發各種奇思的場所,
如今也只是個趕進度的普通地方。
不要逼一個互聯網人趕進度,英勇的互聯網人,甚至敢于洗澡時直視前置攝像頭,進行視頻電話會議;
不要逼一個互聯網人趕進度,他們真的敢一邊洗澡一邊工作,很后為了500元的業績獎金,花費8000元維修進水的電腦;
不要逼一個互聯網人趕進度,他們會在馬桶上被迫營業,在"行"、"好的"、"ok"的三連擊里,還夾雜著希罕聲響...
伴隨著網絡不穩必須得不停找信號的焦慮,流下屈辱的眼淚。
-3-

忽然的con-call,互聯網人的噩夢。
而只要出現跨國協作,從來都是中國這邊按美國同事的作息溝通工作。
這也鍛煉了互聯網人“上一秒迷糊,下一秒清醒”的技能:
-4-
假如你看到街上有人抱著電腦急得團團轉,那肯定是互聯網人接到了新需求。
碰到這種情況,他們首先會尋找四面的咖啡館,這是很理想的臨時工作地;
假如沒有,就把條件降低到有座位的地方(如有座的公交站臺);
假如依舊沒有,再把條件降低到能放電腦的地方(如垃圾桶上或共享單車的車籃子上);
-5-
大家都喜歡打趣說“互聯網人沒有性生活”。
事實上,不曾擁有還算好,更慘的是“上一秒還有,一個電話過來就沒有了”。
-6-
出差,要乘很早的高鐵去,再坐很晚的紅眼航班回來。
第二天還得紅著眼出現在辦公室,9點前準時打卡。
-7-
互聯網人工作的連貫性,不會被任何意外打斷。
跟人約好吃火鍋,一個人在外面工作了一個小時才進去,發現已經上水果了。
他們才是發揚“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吃苦耐勞精神的很好典范。
你敢開會停電,
他們就敢打著手電筒記筆記;
-8-
如何優雅表達“休假勿擾”?
合伙人級別(有期權的真·合伙人)只要發旅行九宮格的朋友圈即可;
總監級別,會將微信名改成“xxx休假中”;
一線執行層,微信名會加上“休假中,緊急電話”。
互聯網人的級別,從選擇回復時間的權力就可以清楚判定。
只有合伙人級別以上能回“好的,稍后看”;
總監級別以上能回“稍等我回室內再回復你”;
普通執行層就算天塌下來也得馬上回復。
-9-
互聯網人能在各種極端的條件下進行工作。
市場不懼暈車,在顛簸的后座改方案;
蹦迪/音樂節場子燥熱全場pogo時,產品經理帶著藍牙耳機參加群語音會議;
在抽血時語音、在手術臺上撕逼、在補牙時做表格、在地鐵里寫文檔、在電梯上發郵件....假如可能,互聯網人真的會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辦公。
注:文章有刪改,如需查看原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嚇腦濕
下一篇:極光推送互聯網更需要工匠精神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