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健康治理”為什么發展慢?
我們先來了解下健康治理的定義:以健康數據為基礎,以健康服務為手段,醫生通過各種線上和線下的資源改善和解決用戶健康問題為目標的干預過程。“互聯網+健康治理”產品就是一種供醫生和患者用戶實現這個過程的平臺。
以下面這張圖為核心來嘗試分析下:為什么“互聯網+健康治理”發展這么慢?我們在“互聯網+健康治理”的發展上到底碰到了哪些問題?
現狀:沒有成熟的商業模式去吸引和整合這些重型的醫療資源。
現狀:數據量大,各類數據存儲格式不一致,各個醫療機構數據存儲格式不一致,數據異常判定標準不一致….
后果:導致數據接入工作量大,數據分析難度大。
現狀:各個地區各個醫院甚至各個醫生對疾病的管流程、評估模型、效果評價標準均不一致
后果:治理路徑的IT化工作量大,復用性不高,效果評價指標不一致
現狀:每個醫院都還有多種治理系統(門診掛號治理系統、醫院住院治理系統、藥房治理系統、電子處方治理系統等),同時醫院和醫院間用的治理系統又可能不相同;
后果:目前互聯網醫療企業與醫院接入的很多的可能是掛號治理系統和住院治理系統,但是接入沒家
醫院的系統都是很費時費力的。
現狀:健康治理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治理效果需要通過對健康數據的分析,很后得出用戶的健康改善情況,目前很多疾病的治理效果在互聯網健康治理產品中僅僅通過一到兩個要害指標進行片面的評價,不同產品的評價模型不盡相同
后果:根據相同的健康數據,不同的產品分析后得出的健康情況可能各不相同。
核心問題:健康醫療數據的標準化,健康治理方法的基準化。
1)健康醫療數據的標準化解決方案
YY方案1:國家權威機構出臺各類數據的標準儲存格式,由醫療機構主動去變更。
YY方案2:由第三方數據公司將醫療機構數據轉化映射為一套通用的數據,然后由醫療機構授權提供給健康治理企業。
2)健康治理方法的基準化
YY方案:由國家或地區權威機構出臺各種疾病的健康治理基本路徑,所有醫療機構對對應疾病的治理路徑必須以此為基礎再實現各個機構的個性化方案,健康治理企業將治理路徑模板路徑產品化,并且開發各種輔助治理路徑供醫療機構個性化選擇。
現狀:實質性新政策的出臺不多,多是指導意見,同時政策的響應周期過長。
現狀:線上健康治理給醫療機構,給具體個人醫生帶來的真實利益缺乏,利益不止于金錢收入,還有各種示范單位,優秀個人的認可;時間獎賞等。
現狀:目前領導強制底下醫生對用戶進行線上健康治理是很有效的一種方式,但是這種驅動力也是有限的。
現狀:因為通過線上對用戶進行健康治理,并不能帶來實質性的利益,所以自我驅動力更加不足。
方案:驅動力不足,就制造驅動,提高工作效率是健康治理產品對醫生來說很大的驅動之一,假如相對傳統的健康治理手段,能夠極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完成質量,必然會節省工作時間(省下的時間其實也是一種實質性的利益);
目前大多數健康治理服務在物價局是沒有收費名目的,也就是說當前大多數健康治理服務并不能給醫生帶來額外的金錢收入,假如將來健康治理服務納入收費名目,必然會很大程度上驅動醫院和醫生對線上健康治理的投入。
要害點:給醫院和醫生帶來實質性的利益
。
現狀:雖然用戶在大的趨勢上是越來越重視健康治理,但是這種意識還不足以用戶去馬上付諸行動。
目標:讓健康治理成為一種潮流。
YY方案:意識的培養不是一家或兩家企業的短期努力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社會、企業長期共同努力來完成,當然也像類似滴滴和快滴通過不斷砸錢來培養用戶線上付費打車習慣也是可以的。
現狀:用戶測量和上傳各種體征數據困難
目標:讓健康數據實時獲取上傳
YY方案:通過新的無感測量技術以及納米級的監測設備來實時不斷獲取上傳個人的健康數據。
現狀:由于用戶對健康治理的不重視,導致用戶依從性很低,很終導致健康治理成為一個空話。
目標:讓用戶主動自發的執行健康治理方案
現狀:健康治理一般是一個長周期的過程,并且很多效果難以用數據來進行衡量,短期內很難有尤其明顯的效果,但是目前社會環境下的用戶大多希望效果立見,所以很終導致很多用戶感覺健康治理沒有太大用處,導致醫從性低。
目標:將治理效果的數據更加精準化,同時增加健康治理路徑和方法權威性的建設,通過不斷的教育提高用戶對健康治理路徑和方法的信任度。
內外驅動力促進資源的整合,資源的整合助力產品的發展,產品的發展培養用戶的意識,用戶的意識加速市場的成熟。
解決這些問題不是“互聯網+健康治理”產品存在的目的,“互聯網+健康治理”產品存在的目的是為了改變醫生和用戶的健康治理認知,改變和優化醫生對用戶進行健康治理的方法,提高用戶的自我健康治理和接受健康治理的意識,培養和形成醫生和用戶的新的健康治理習慣。
產品競爭壁壘的本質是:有形的用戶數據競爭,無形的用戶習慣競爭;技術和內容都是用來獲取數據和培養用戶習慣的,優質的用戶體驗、簡潔的業務處理流程都是用來完善和優化獲取數據和習慣養成路徑的。
用戶的習慣尤為重要,就算是現在大家很為看重的各種數據,很終目的都是為了用戶服務,為了培養或改變用戶的習慣。
充分的動機,高效的行動方案,加上好的反饋結果,促成用戶的持續投入,很終通過用戶在產品上積累的越來越多數
據資產,讓用戶假如放棄產品的使用產生的“損失”越來越大,讓用戶不得不繼續使用該產品;但是前提是1:產品積累的數據資產對用戶很重要;2 產品可以通過這些數據變得更了解用戶,產品服務和內容更適應用戶。
以上部分問題的解決方案可以幫助醫生或用戶來培養健管治理新習慣。
很后以“用戶習慣養成模型”圖來結束本文,后續再來總結和思考“如何培養醫生和用戶的健康治理習慣?”
作者:andy,微信公眾號:PM大白,一名產品經理行業的小學生



如果您覺得 為什么互聯網+健康治理發展這么慢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425.html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