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野蠻生長的年代。
在搜索欄里搜索“反壟斷”,出現在首位的便是“微軟反壟斷案”, 又稱“微軟反托拉斯案”,指1997年10月開始微軟涉及的一系列反壟斷案件,這開啟了美國對互聯網巨頭的反壟斷歷史。

2021年10月,歷時4年的“3Q”大戰很終落下了帷幕。騰訊與奇虎360之間的訴訟戰,也被認為是中國互聯網首起反壟斷案。從那時至今,中國的互聯網未曾出現同量級的反壟斷案件。
2020年12月14日,我國互聯網反壟斷開啟新的征程。
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對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收購銀泰商業(集團)有限公司股權、閱文收購新麗傳媒控股有限公司股權、 豐巢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收購中郵智遞科技有限公司股權等三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依據《反壟斷法》第48條、49條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各處以50萬元人民幣罰款的行政處罰。目前,三家公司已經全部向媒體表達了按照監管要求,積極整改的態度。
經過數十年發展,以BAT為代表的企業在中國互聯網市場崛起,巨頭企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投資所覆蓋的版圖越來越大,血雨腥風的互聯網競爭,已經有些走向壟斷生意的跡象。
隨著BAT十年的野蠻生長時代即將結束,互聯網巨頭們也走到了流量紅利末期和強監管交匯的十字路口。
大并購浪潮的終結
回顧過去互聯網十年的發展,一共有兩次并購潮。一個發生在2020年,一個發生在2021年。大并購浪潮對行業發展影響深遠,甚至在當時就顛覆了格局。
2020年10月,“十一”假期剛過,美團和大眾點評公布合并,這次“行業老大和老二合并,很受傷的是老三”的定律失效。
當年有個段子,曾良(百度糯米總經理)曾對媒體說,百度再投糯米200億元,誓言年底沖上團購行業第二,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并讓曾良瞬間完成KPI ,不過面對兩者合并后的市場規模與體量,百度糯米徹底失去競爭機會。
2021年,在收購摩拜后,美團再次正面與阿里和滴滴交鋒。12月14日23時59分,摩拜APP、摩拜微信小程序停止服務和運營,轉而全部接入美團APP。至此,共享單車市場再無摩拜。
從“千團大戰”跑出來,和大眾點評合并,37億收購摩拜,讓王興的“eat better,live better”不只停留在了藍圖上,如今美團的市值已經高達1.68萬億港元。
一般來說,假如一家企業市場份額達到75%,該企業就具有獨占市場的特征。
如今逼近外賣市場70%市場份額的美團,不止一次陷入壟斷風波。近日,美團被爆殺熟外賣會員,這與10月份國家明令禁止的“大數據殺熟”背道而馳,美團吃相被新華社點名批評。
假如說王興是從無數次苦戰和危機中跑出來的,那程維也不例外。
2020年情人節當天,滴滴與快的公布實現戰略合并,讓這場廝殺變成了“閃婚”。據當年易觀的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12月,中國打車APP累計賬戶規模達到1.7億。滴滴和快的的市場份額分別占比56.5%和43.3%,兩者加起來高達99.8%。這在當時,也引起了反壟斷的質疑。
根據反壟斷法的規定,經營者的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以上,即可推定具有市場支配地位,顯然滴滴和快的合并后具有市場支配地位沒有疑問的。但是,法律并不禁止企業具有壟斷地位,禁止的是壟斷行為,所以要害看合并后的經營過程中是否濫用市場支配地位。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