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預計到2020年老齡化人口比例將會上升到17.2%,養老問題將會更加凸出嚴重。如何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醫,安享一個快樂舒適的晚年將對全社會都是一個考驗。

近十幾年來,中國不但在積極鼓勵機構養老,同時也在探索新的養老模式,改變以前養老單純依靠子女的模式,比如很新的有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等。在這十幾年里,也是互聯網發展的黃金時期,人類歷史進入了互聯網革命時代。人們打車用互聯網軟件、點餐用軟件、購物還是用軟件,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每個民眾生活當中。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極大的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也給一些傳統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十三五規劃》指出,各地民政部門要在全國范圍內有條件的開展居家養老試點,在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同時,注重利用新的互聯網思維,將互聯網應用到養老中去。于是聰明養老這個概念應運而生。所謂聰明養老就是面向居家老人、社區及養老機構的傳感網系統與信息平臺,并在此基礎上提供實時、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聯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運營商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網信息化平臺與老人實現互聯互通,比如老人外出攜帶了智能腕表設備,服務商可以直接通過平臺定位到老人位置,一旦老人出現情況,可以根據定位情況,及時找到老人提供服務和幫助。
從阿里巴巴電子商務,到滴滴打車共享單車,互聯網在眾多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互聯網+的聰明養老模式將會不斷發展壯大。
如果您覺得 養老行業或迎變局互聯網+養老將顛覆傳統養老模式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271.html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