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社交電商的收益可以達到這么高呢?今天我們就來聊一下什么是社交電商以及社交電商的基本邏輯。

社交電商的概念其實和早就存在了,只不過我們沒有太留意或者說沒有形成系統。
我們往返想一下,在互聯網沒有出現的時候,我們買東西就是去逛街,逛著逛著看到喜歡的就買了,這種行為我們稱之為搜索零售。某寶出現了之后,他把實體經濟搬到了線上。在此之前我們想一下,比如我們自己買了一輛車,你的鄰居看到了,覺得很好看,問你是在哪里買的,多少錢,你把這些信息告訴他,然后他根據你給的信息去了4s店也買了一輛車,皆大歡喜,當然不一定是同款的。
再比如你和朋友出去吃飯,到了一家b格很不錯而且菜品也不錯的餐廳,于是你不自覺的拍了很有b格的照片發了朋友圈,還配上了很有腔調的文字來描述。朋友看到了,在下面評論,呀這個餐廳在哪里啊,我也要去嘗嘗。

以上這兩個例子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它其實并不是通過個人的搜索產生的,而是通過人與人之間的社交關系和社交信任,產生的消費和銷售行為,顧名思義通過社交所產生的消費行為就叫做社交零售。通過社交行為所產生的傳統零售,別人通過的分享去商家那里消費了,商家獲得了利潤,但是交易完成了,這些顯然是和你沒有什么關系的。
那么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我們可不可以把這些利用了我們的社交關系和人脈信任以及專業性所產生的利潤有一部分歸于我們自己呢?這個時候就產生了另外一個概念叫分享經濟。

自從有了零售商業之后,千百年來所有的消費和銷售行為不是通過搜索產生的就是通過社交分享產生的,但是消費和銷售完成之后利潤并不屬于我們自己,而是屬于商家。我們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實體店鋪,大家想一下,通過自然流量到店消費的行為是不是只占到30%左右,而通過老客人介紹進來所產生的消費占到了70%左右。
再回來看一下社交電商平臺,其實就是實現了這種模式,相信你們不少人都有過看到一個好的商品找朋友要購買鏈接的經歷,這就是傳統的社交零售在互聯網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平臺相當于一個中心連接,把商品進行整合,把后端優質的精選的商品供給鏈和前端愿意把這些優質商品分享出去的人們串聯起來,讓人們可以把自己認可的優質和性價比高的精選商品分享給身邊的朋友或者生疏人。而你呢通過分享又能夠從商家哪里分的一部分合理的產品利潤。這就叫做社交電商。
社交電商這個詞來源于2009年年底誕生的淘寶客,淘寶客是阿里巴巴開發的,在這十多年的發展中,通過做淘寶客月入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相信你們也知道不少,而這些在如今的社交電商中,可能只是毛毛雨。
下一篇:互聯網怎樣賺錢送給你幾招秘籍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