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下半場時代(各行企業將紛紛出海)
如今,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企業迎來全球化經營的機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全球覆蓋,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便利,但伴隨著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的今天,流量為王的時代終將過去,用戶在經歷被流量吸引的時代后,終將回歸對產品本身的關注。現下流量紅海的現象的逐漸浮現,各個行業都在關注互聯網之后的下一個新機遇,企業也為提高本身的競爭力和市場份額,紛紛選擇出走海外,積極搶占海外市場,然而,企業出走海外也不是易事。
面對如今互聯網的發展趨勢,美團點評的CEO王興在2021年7月,首次提出中國已經進入“互聯網下半場”的觀點,這是基于:從互聯網到“互聯網+”,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時代的到來。未來“互聯網下半場”的致勝手段——高科技、“互聯網+”和國際化,也就是繼續發展高科技,在互聯網+時代實現新的突破,以及國內企業施行全球化戰略時,實現高科技的同時還要基于本地需求,利用中國的優勢拓展全球市場,獲得更高的市場份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跨國企業來到中國生根發芽,國內企業走向海外市場。但不可忽視的是,國內市場占有率高的產品出海依舊困難,出海時需要克服哪些障礙,才能有效的把握住好機會?
在國內,抖音已經成功入圍國內企業對外宣傳的基本配置隊伍,盡管抖音有廣泛的用戶群體,以及強大的帶貨能力,但去年7月抖音化身TIK TOK低調出海后,因為平臺上發布的不合規視頻遭受暫時封禁的處罰。除此之外,中國的一些知名軟件出海后,也遭遇不同程度的阻礙。例如微信國際版、QQ國際版、今日頭條海外版等等,但進行本地化之后,也收獲不同規模的用戶群體。
因此這些海外版本究竟做了哪些本地化改變呢?
首先為了適應國外用戶的“less is more(少即是多)”的產品偏好,國外軟件開發商在設計時,一般都會將能隱藏的按鈕就隱藏,將簡約風格貫徹到底。國內軟件出海為適應本地用戶的使用習慣,會對軟件進行本地化處理,也就是重新設計調整軟件的界面、語言以及功能。舉個簡單的例子,QQ和QQ國際版,前者的功能繁多、界面復雜、還總是有各種消息彈出;后者只有消息、通訊錄、好友動態等基礎功能十分簡潔。
其次,不同于國內APP一般會建立用戶成長機制,以增加用戶的活躍留存,例如微博的背景皮膚、QQ的個性裝扮等,但西方國家對此類虛擬裝扮的認知與國內用戶存在著巨大差異,所以在這些軟件的國際版中就將此類功能刪除。
很后,在全球化、國際化發展的現代社會,國內軟件開發海外市場,擴大目標用戶群體早已不是新鮮事,例如華為、小米等手機的出海,在海外市場搶占不少的市場份額。至于為何選擇海外市場,一方面是為了開辟更大市場獲得更多利潤,其次是國內市場的飽和,已沒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而放眼全世界,有許多市場還沒開發,同類企業少競爭相對較小,開辟海外市場,對于企業來說有著廣闊的發展和價值空間。
企業在出海時,除了要制定全球化的發展策略,還要事先了解目標市場的歷史文化、社會環境、產品偏好以及使用習慣等。在海外市場也會碰到以下幾個障礙:其一,是語言障礙。究竟是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著不同的語言以及思考方式,但是相對來說,語言障礙相對比較簡單解決。其二,是文化差異。基于海外市場在文化背景及認知的不同,國內企業慣用的營銷手段在國外施行卻困難重重,甚至引發消費者的不滿。其三,社交差異。在國內,營銷與社交圈緊密聯合,例如一個軟件為了提升知名度,打開潛在用戶市場,往往會以某種獎勵吸引用戶主動將產品二維碼或鏈接分享到社交平臺,此種方式在國內十分常見,但在國外的主流社交平臺上,例如Twitter 和 Facebook的用戶沒有這種使用習慣。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