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我將從三個緯度進行分析:
1、反壟斷法的目的。
2、對互聯網平臺型公司的影響。3、互聯網平臺的未來。
對于互聯網行業,相比其他行業而言,現在開始進入強監管階段了,但并不意味著過度執法。
這次指南的出臺將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執法態度從放松監管邁向正常監管,和其他行業走到了同一個起步線上。
實際上就是監管部門的“敲山震虎”,目的就是讓這些平臺企業不要再這么繼續亂搞下去了。
阿里兩天跌幅達到11%、京東兩天跌去17%、美團兩天跌去20%、騰訊兩天跌去11%等。
我們先往返顧下,很近這幾年互聯網行業的熱門事件:
1、二選一:翻譯成反壟斷法律術語,指的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中的獨家交易。
2、大數據殺熟:直白的說就是新用戶買可以便宜很多,而老用戶買就要貴不少。

平臺利用千人千面的算法推算出,你很喜歡某件商品,就通過大數據讓你所看到這個商品,其實這個價格是被調高的,以此來形成額外的收益。

翻譯成壟斷法律術語,就是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中的差別待遇,或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中的價格歧視。
在此次指南中,對這兩種行為都作出規定。

舉個例子:
比如二選一,指南第七條明確指出,平臺經營者通過搜索降權、流量限制、技術障礙、扣取保證金等懲罰性措施實施的限制,因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利益產生直接損害,一般可認定構成限定交易行為。
學過CPA經濟法的同學應該都很清楚,在反壟斷法當中復習的一個重點就是“相關市場界定”。
因為任何的競爭行為(包括操縱市場價格、限制外來者進入等壟斷行為),都是要發生在一定的市場范圍內的,所以界定相關市場實際上就是明確經營者的市場范圍。
未來互聯網行業將會從一個暴利行業,開始朝著一個不那么暴利的正常行業轉變。
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
這樣做有什么壞處呢?
舉個例子:
我們肯定都點過外賣,美團或餓了么。以前我們點外賣可以登入兩個平臺,去看同一家店外賣價格,哪個折扣大就用哪個平臺點。
對比反壟斷法帶來的利與弊,我認為是利大于弊。因為沒有補貼,大家還是會點外賣,沒有什么太大的影響。
從這次反壟斷法的內容上看,是有利于整個行業進入到良性的發展循環軌道。
避免互聯網行業一直在“燒錢→割韭菜→合并→壟斷→薅羊毛”這樣的惡性循環里不可自拔。
因為“羊毛必定出在羊身上”。
上一篇:如何找到100個互聯網創業項目
下一篇:品牌如何在互聯網中有一定的影響力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