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企業如何做互聯網轉型?(這三點直接套用)
在互聯網發展迅速的今天,生活節奏迅速,互聯網帶來了新的生活體驗,但是對另一些人卻是噩夢。傳統行業,一個自人類進入工商業文明就存在的行業,他們有著持續不斷的過往,有著曾經不可比擬的輝煌,面對互聯網浪潮,有的被分解,有的被收購,有的默默關閉。
不轉型就是等死,轉型就是找死,這句話逐漸在傳統企業里傳開。互聯網轉型仿佛就成了必然之路,傳統企業家們期待轉型,但也心生懼怕,萬一失敗了呢?更多奔著一絲希望逼不得已地開始轉型之路。
轉型就像是一場革命,但在傳統企業的轉型中變成了模擬秀。很多人都把互聯網化搞錯了,不懂得互聯網的實質,瞎嚷嚷說要轉型,實際上自己一點想法都沒有,以為傳統行業轉型就是把之前的東西搬到網上,紛紛開起了網店。確實網店少了傳統的店租,不過互聯網獲客成本并不低,而且信息嚴重過剩,沒有幾個人能主動找到你的店。
很多人把互聯網當成一種工具,上網店,開發app,做小程序只能是感覺的“互聯網化”,艾老思多次提到,傳統行業之所以傳統,并不是因為技術或工具落后,而是思維方式。傳統行業轉型邁進互聯網實屬不易,因為它超過了以往的認知范圍,是一個全然不同的東西。所以不管過去企業積累了多少經驗,都要以學習的心態重新看待互聯網,在做企業轉型之前,必須注重的三大問題。
一,是不是真的要轉型
對于傳統企業來說,互聯網沖擊這么大,很多人看到這里可能會說艾老思說廢話了。其實并不然,雖然有很多企業可以借助互聯網做很多的事情,很多企業并不需要做轉型。
你可以看到一家大商超在人流密集地段,他有沒有必要做企業轉型。有啊,你看,不是有很多人用微信或者支付寶去收款。不,那僅僅只是借用了一下工具,談不上轉型。而試圖轉型的人是想把原來的到店消費變成無時無刻的消費,借助網絡銷售到各地。于是,一個個商城出現,一個個購物app出現,耗盡人力物力經營研發推廣,很終使用者寥寥無幾。
轉型完全打破了之前的種種限制,在完全未知的世界中尋找可能,轉型是從思維,運營方式,組織形態,商業模式等方面進行變革,非并非只是借用某個工具就稱得上。

二 ,互聯網化與原有業務有哪些結合點
很多人做企業轉型太過激烈,太多極端,一刀切式的方式往往把自己賴以生存的生命線都切斷了。互聯網化是讓你的企業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做的更好,而并非兩者求其一。
舉一個例子。一個做家庭清潔服務的企業,可以與互聯網結合的點是在于銷售環節,希望通過互聯網觸達到更多的用戶來下單,然后上門清潔。很多人會想著做一個app一個公眾號,通過購買各種流量進行引流,然后持續不斷發內容進行沉淀,但是效果甚微。原因是沒有把一開始的初衷想明白,天天發了一大堆廣告與信息,這樣只能逼著用戶卸載或者取消關注。

把業務線完全交給互聯網真的就有效果嗎?這個時候我們借鑒不是互聯網的工具,而是要借鑒互聯網的思維用在傳統的渠道上。還原用戶的場景,在什么情況之下想著要做清潔呢,清潔會碰到什么東西弄不干凈干凈網上查教程,這個時候只要在這些教程上面下功夫就行。一般家庭會選擇在周六日大掃除,社區的廣告位,超市清潔用品邊的廣告位都是不錯的選擇。通過廣告與潛在用戶做直接交流促成轉化,同時通過一些激勵手段引導客戶轉播。
三,培養內部的人才來主導
很多的傳統行業是不具備互聯網人才的,這是實話,更不知道怎么去開發,更別說做一個商城或者app了。很多時候會想著讓外包團隊來提供服務,但是外包團隊只是滿足客戶的目標,明確做什么做生,只要驗收完畢就沒了,很多就是后期的所謂運維。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