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隱私問題一直備受關注,很近一篇標題為《裸奔在互聯網時代》的文章,在網上引發了強烈反響。在我看來,這篇文章的觀點相當客觀,現代社會談“隱私”色變,原因有很多,例如我們對隱私有潛在的“保護”意識;我們對“裸奔”過于恐慌等等。總的來說,有互聯網就一定會產生隱私問題,要害的一點在于,我們如何在合理的范圍內處理隱私問題,如何客觀公正的看待“裸奔”的事實?
一、如何界定隱私的類別?

什么是隱私?理論上講,屬于我們個人且不愿被他人知曉、不愿對外分享的信息都屬于隱私。然而,隱私并不能一概而論,諸如身份信息、聊天記錄、通信和地址信息等等,屬于絕對重要的個人隱私,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被利用或者販賣;而諸如個人愛好、個人活動行為、消費記錄等等,屬于相對次要的個人隱私,在一定的范圍之內,這些信息可以被合理使用,用以優化互聯網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換句話講,在互聯網時代,可能傳統意義上的隱私已經不再屬于隱私的范圍,而合理使用這些信息,可以說是有益無害。因此,我們在隱私保護方面的意識,也應當與時俱進。
二、我們的隱私是怎么“泄露”的?
接下來說第二個問題,我們的隱私是怎么“泄露”的?現如今,社會上確實有很多主動搜集用戶隱私的行為,無論線上還是線下。比如去銀行開一個戶,你總得要填寫一些個人信息,在網上注冊一個賬號,可能也會涉及一些個人信息。
因此,在互聯網時代,由于服務多元化,我們“主動”泄露隱私的場景會大幅增加,因為很多互聯網服務都需要建立在個人信息的基礎之上,所以,在我們使用這些服務的過程中,隱私也就泄露給了相關平臺。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這種情況?毋庸置疑的是,企業在獲取我們信息之后,應當盡到保護義務,同時,這些信息也是企業識別用戶的基礎,說個很簡單的案例——假設你忘記了支付寶密碼,需要找回,支付寶可能會讓你填寫一些個人信息,或者回答與個人信息相關的問題,
用以甄別你的真實身份,假如支付寶未記錄個人信息,整個體系反而會很危險。

所以,隱私“泄露”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原因所致,作為平臺而言,他們需要用戶信息,用以充實和完善服務。作為用戶而言,你也必須貢獻一定的個人信息,這是甄別你個人身份的依據,沒有這個基礎,用戶便沒有任何安全感。
三、企業在保護用戶隱私方面應當有何作為?
原來我們對隱私泄露的反感,主要來源于部分機構和企業倒賣用戶信息謀取暴利,很簡單的就是泄露我們的個人電話,導致大量騷擾電話蜂擁而至。由于違法成本太低,監管難度太大,這種情況至今仍然普遍。好在大部分情況下騷擾電話不會給我們帶來財產方面的損失,充其量只會占用我們的時間。
那么在互聯網時代情況又如何呢?
互聯網存在很多使用用戶隱私的途徑,不同途徑所產生的結果也截然不同,無法一概而論。舉個例子,信息流APP可能會搜集用戶點擊的內容,判定用戶的喜好,提高“個性化”服務能力,優化廣告投放的精準度。這是否算將用戶隱私用于商業?當然算,但這不僅不會對我們產生影響,反而還有一定的好處——因為沒有這個過程,互聯網產品就不可能真正“懂你”。
換句話講,高端的互聯網企業都是在用先進的技術來提升產品競爭力,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合理的使用用戶隱私,但極少對外泄露,所以,從用戶角度而言,他們對這種行為是“無感”的。相反,由于他們優化了產品和服務,用戶反而會從中獲益。
但是也有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渠道搜集用戶隱私,并在網上實施詐騙行為,很典型的案例就是盜號實施網絡詐騙,這是非常老套的手法,危害極大。不過近年來,隨著整個互聯網安全水平的提升,以及打擊力度的增強,這種情況已極為少見。
換言之,在互聯網時代,由于競爭激烈,對用戶隱私的保護也會被納入到企業的競爭環節中。假如一個企業無法讓用戶產生安全感,必然導致用戶流失,這就倒逼企業不斷提升隱私保護機制,避免用戶利益受損。
作為用戶來講,重視隱私是必要的,但也應該保持一顆平常心來看待——互聯網時代,裸奔是不可避免的,因為這是技術發展的大趨勢,無人能夠阻擋。所以,我們需要提升防范意識,在碰到“萬一”的情況之下,將隱私泄露所產生的危害縮減到很小。
上一篇:摩拜周活躍用戶量成互聯網出行一哥滴滴ofo列第二三名
下一篇:什么是產業互聯網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