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4部門聯合印發了《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該方案提到,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互聯網復診費用納入醫保,該方案還包括互聯網教育、線上博物館、線上創業就業成本、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等多項內容,接下來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慢性病互聯網復診費用納入醫保,醫保慢性疾病都包括什么病。
慢性病互聯網復診費用納入醫保
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4部門印發《近期擴內需促消費的工作方案》(下稱《方案》)。《方案》提到,推動線下服務消費加速“觸網”,充分釋放線上經濟潛力。要完善“互聯網+”醫保支付政策。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互聯網復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

此外,豐富線上體育智能賽事供給。舉辦全國性智能體育大賽,將智能滑雪、智能足球、智能賽車、智能騎行等更多內容納入賽程,結合拓寬5G應用場景,帶動健身器材和5G終端產品快速銷售。
《方案》還稱,拓展互聯網教育服務產品類型。豐富產品類型,為高校提供符合條件的社會化、市場化的優質在線課程資源、智能在線教學輔助工具、基于大數據的教育分析系統與治理系統等,滿足高校購買及使用需求,助力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方案》提出,推動線上博物館發展帶動文創產品銷售。鼓勵具備條件的各級文博單位開發線上博物館,結合5G、虛擬現實等技術,增加立體式展品展示。答應文創產品開發收益可按規定用于文博單位日常支出、征集藏品、提供公共服務。
《方案》還提到,降低個人線上創業就業成本。引導電商平臺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適當降低電商平臺交易涉及的開店、引流等服務費用。
《方案》提出,推動物業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搭建聰明物業平臺,推動物業服務企業對接各類商業服務,構建線上線下生活服務圈,滿足居民多樣化生活服務需求。
降低個人線上創業就業成本
其中提出,推動線下服務消費加速“觸網”,包括在保證醫療安全和質量前提下,將慢性病互聯網復診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圍;舉辦全國性智能體育大賽,將智能滑雪、智能足球等納入賽程,帶動健身器材和5G終端產品快速銷售;為高校提供符合條件的社會化、市場化的優質在線課程資源等,提升高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工作方案》還提出,降低個人線上創業就業成本。引導電商平臺進一步履行社會責任,適當降低電商平臺交易涉及的開店、引流等服務費用。
鼓勵京津冀等增加旅游一卡通發行力度
服務消費方面,《工作方案》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不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有序恢復酒吧、咖啡店、餐飲店等經營。
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粵港澳等都市圈,增加旅游一卡通和預付式旅游年票發行力度。增加社區生活服務消費,因地制宜對社區早餐店、家政服務網點、理發店以及提供養老、托育服務的生活服務經營場所給予用地、辦證、內部改造等方面支持。
信息消費作為新型服務消費也被納入《工作方案》,將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信息消費體驗中心,在成熟商圈中銷售很新產品和服務,培育各類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消費新業態。
老舊小區居民可提取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
在住房等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加快落實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個人支付部分的政策。
針對居民停車問題,《工作方案》提出,答應有條件的地方利用地下空間建設公共停車場或立體停車庫。探索停車場綜合運營治理機制改革,支持停車場經營汽車維修保養、清洗美容、快遞物流等多業態,進一步增加停車場運營收益。
今年秋冬季還將推出全國基礎版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建議清單,鼓勵各地因地制宜加速制定擴充版清單,引導城市家庭進行家庭急救箱等醫療物資儲備。
降低5G基站運行電費成本
《工作方案》還提到加大對制造業企業的支持力度,包括加快推進5G網絡基站建設等多個方面。其中尤其提到了5G基站運行電費成本的問題,將通過進一步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推動轉供電改直供電、加強轉供電環節價格監管等措施進一步降低5G基站運行電費成本。支持各地在站址資源獲取、資金補貼等方面加大對5G網絡建設的支持力度。
對外資方面,落實好2020年版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同時,制定出臺2020年版海南自由貿易港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
外貿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將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實施范圍擴大到一般消費品和工業品,此舉意在幫助出口企業的優質產品在國內市場競爭中打開局面。
醫保慢性疾病都包括什么病
1、 冠心病
2、中風后遺癥

3、糖尿病(需胰島素治療的)
4、 惡性腫瘤
5、膀胱腫瘤(灌注治療)
6、前列腺癌(內分泌治療)
7、肺心病
8、肝硬化
9、慢性腎功能衰竭
10、重癥精神病
11、系統性紅斑狼瘡
12、再生障礙性貧血
13、帕金森氏綜合癥
14、慢性乙型肝炎
15、丙型肝炎
16、自身免疫性肝炎
17、類風濕
18、股骨頭壞死
19、強直性脊柱炎
20、癲癇
21、銀屑病(頑固性)
常見的慢性病有哪些
1、呼吸系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哮喘、慢性肺心病、慢性呼吸衰竭、矽肺、肺纖維化;
2、循環系統: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瓣膜病、慢性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疾病、慢性心包炎;
3、消化系統: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腸結核、慢性腸炎、慢性腹瀉、慢性肝炎、肝硬化、慢性胰腺炎、慢性膽囊炎;
4、泌尿系統:慢性腎炎、慢性腎衰、泌尿系慢性炎癥;
5、血液系統:慢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瘤;
6、內分泌系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甲亢、甲減;
7、代謝和營養:糖尿病、營養缺乏病、痛風、骨質疏松;
8、代謝疾病:糖尿病;
9、風濕性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系統性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嚴重);

10、神經疾病:腦血管病、多發性硬化、震顫麻痹、運動神經元病、重癥肌無力;
11、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癥;
12、其它:結核、股骨頭壞死、慢性骨髓炎。
微信搜索:,關注公眾號,即可了解更多相關很新資訊!
上一篇:廣安門醫院互聯網醫療正式上線
下一篇:互聯網+助力公共法律服務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