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日,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針對未持有互聯網存款的用戶,對銀行存款產品進行了下線處理。而在本周末,本網 AI 金融評論注重到,
度小滿金融 APP 上,已無互聯網存款產品在售。“銀行精選”頁面,顯示稱 “46 家銀行暫無在售產品”,僅存百信銀行(中信銀行與百度聯合發起設立)的一款靈活申贖理財。
騰訊理財通中,“穩健理財”頁面原有五類產品在售,但現在 “銀行類”產品標識已被撤下。
攜程金融 APP 則顯示,其理財頻道服務升級中。有報道稱,其銀行存款一欄此前曾有 15 款產品在售。
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相關人士,目前均對媒體確認了產品下架一事。

京東金融也及時進行了相關業務調整,據《中國經營報》報道,京東金融已經決定停止新增上線銀行存款產品,停止新用戶購買,并將穩妥有序地調整存量客戶和業務。

多數頭部平臺表示,相關產品將只對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可見,已購買相關產品的用戶不受影響。
盡管還有部分平臺仍有互聯網存款在售,但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更大規模的下架將會到來,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互聯網存款的下架,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近日的發言被認為是主要原因。
12 月 15 日,孫天琦在第四屆中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發表演講,“點名”第三方互聯網平臺存款,表示該產品的流動性特點有別于傳統儲蓄存款,給監管部門和金融機構帶來新課題;強調互聯網金融平臺開展此類金融業務,屬 “無照駕駛”的非法金融活動,也應納入金融監管范圍。
他舉例說,互聯網平臺存款存在需要關注的一些問題,
此次 “下架潮”引發各方討論,不少用戶仍對已持有產品的未來動向感到擔憂,部分網友認為監管層對風險控制及時到位。
但也有網友感慨,稱小型銀行、民營銀行本就缺乏競爭力,通過互聯網高息存款產品線上攬儲的銀行中,這兩類銀行是主力軍,擔心此舉將沖擊他們的發展,用戶以后不得不選擇大行的低息產品。
業內人士則更多在憂慮后續出臺的監管政策,擔憂政策會否要求對該類產品 “一刀切”。如何平衡互聯網產品帶給中小銀行的裨益和風險,相信將會是這一法規的重點。
近兩個月來,《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治理暫行辦法》、《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已經相繼頒布。業界預計,《商業銀行互聯網存款治理暫行辦法》等類似文件也會在不遠的將來推出。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5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