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發布的2021年互聯網產業人才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三季度互聯網產業整體平均月薪達9296元,領先全行業平均水平。
圖片來源:智聯招聘
面對這么高的薪酬待遇,你是否有怦然心動的感覺呢?
然而,中國有一句老話:只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揍。這么高的薪酬背后,必然隱藏著你不了解的一面,比如:加班。
“加班嗎?禿頭的那種”已經成為互聯網人自嘲的段子了,由此也能看出互聯網加班的嚴重。
那么互聯網行業為什么加班會成為常態呢,我們分幾個點來談:
互聯網已經進入“技術+勞動”密集型時代
傳統的互聯網模式,像門戶、電商、社交,都屬于技術門檻相對較低,更新迭代相對較慢的模式,加班的多為工作工作者,內容編輯等職業。
但現在,傳統模式被開發殆盡后,未來互聯網要想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需要依托一些技術門檻較高的領域,比如人工智能、云計算等等。這些領域不僅開發難度大,而且更新迭代也更快,這就要求互聯網公司必須有極高的運作效率,否則就會落后于競爭對手。
可以說,互聯網本身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行業。在激烈的競爭之下,企業必須奉行“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也因此,企業需要使用一切手段讓自身增加競爭力。
公司為了出成果,也為了節約人力成本,很簡潔快速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員工加班。36氪曾經針對互聯網加班狀況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沒有哪家公司是完全杜絕加班的。更兼之,互聯網以高新著稱,員工為了表現出與薪資相符的能力,加班成為了一種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尤其在一些新興的領域,發展方向并不明朗,員工沒有出什么實質性的成績,工時自然成為了一項重要的KPI考核標準。
個人意愿,同樣不可忽視
假如說上訴情況可以歸結為被動加班,程序員主動加班的情況也并不少見。
其一,就是對工作的熱愛。代碼是一項不斷更迭的技術,為了不被行業所淘汰,也為了在面對年輕程序員時仍有一拼之力,程序員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去適變化,提升自己。在公司邊學習邊工作,就跟學生時代泡圖書館差不多。
其二,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在科技區,地處偏僻,娛樂設施少,而程序員的生活比較乏味,沒有太多的下班娛樂活動。而公司,有同事有網絡有各類娛樂設備,還不花電費,程序員們并不抗拒下班后滯留公司。
其三,很多互聯網公司有餐補和打車補貼,為了獲得額外的補助,很多員工也會嘗試在公司消磨時間,到點下班獲得補助。
其四,也是大部分程序員加班的原因,獎金。為了快速推進項目,在年終獲得更多的項目獎金,大部分程序員是可以接受加班的,只要錢管夠。
誠然,并非所有加班都來源于上層的規定。尤其是領導和員工之間的微妙關系,以及企業內部復雜的晉升制度,員工自身的意愿也是加班的元素之一。
拒絕的不是加班,而是被綁架
“996.icu”能引發如此大的聲量,是因為人們正面對著太多的無法拒絕:老員工們圖表現磨洋工,新員工不敢按時下班;工作量超額,天天做不完而必須加班;移動辦公成為大勢,工作時間的邊界消失,24小時應對各國工作需求被認作理所當然……
歸根結底,員工們反對愈演愈烈的加班文化,反對是并非加班本身,而是我們正在失去拒絕加班的權利。因為一旦996被常規化,勢必會有9127,乃至007的要求出現。而當過度工作被當成是理所當然,人們追求正常生活的權利將不斷被壓縮。
一個健康的職場環境理應能夠容納不同的價值觀——力求上進的人和享受生活的人,都應該有獲得正常職場競爭的能力。

正如微軟日本推行的“工作生活選擇挑戰賽”的結果所預示的。在不降低員工工資的情況下,每周僅上四面班。在減少工時的條件下,原定工作量不僅沒耽誤,員工的效率反而提高了 40%。此外,更因為工作時間變少,微軟日本公司還節省了公用設施和用品的費用。
不僅公司人財兩得, 97% 的員工更為能有額外時間照顧家庭和自我發展感到滿足。不是所有職業成長都必須綁在辦公椅上,希望微軟日本的案例,能給更多企業和個人更多思考。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