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大力提倡互聯網+和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背景下,很多創業者紛紛投入互聯網投資領域。但是很多人卻還是用傳統思維去經營互聯網,比如某企業開發了一款微信小程序,通過互聯網增加了自己的銷量。本質商業模式并沒有改變,終究是靠銷量掙錢以及賺取其中產品差價。所以只是增加了其推廣產品渠道,而沒有經營好這個電商平臺。要想有質的突破必須具備以下三大思維。
免費思維也叫用戶思維
現如今你會發現你用百度搜索引擎,你用微信聊天,你用地圖導航等你都不用支付相關費用。但是這些平臺卻是賺錢的。因為對于互聯網來講,微信之類的平臺就沒想過從用戶身上掙錢。相反為了鼓勵用戶使用平臺,還狂砸紅包給用戶。比如滴滴打車剛剛推出的時候給與乘客高達12元的補貼。再比如很多外賣平臺為了鼓勵消費者下單也是提出免費吃午餐之類的活動。對于互聯網來講廣告收益才是其不菲的收入,那么既然要做廣告就得有用戶。所以為了獲得用戶平臺會免費使用甚至花錢補貼提高用戶群體。廣告收入有多高呢,這里舉騰訊的例子。財報顯示,2021年騰訊全年收入人民幣2,377.6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6%。社交及其他廣告全年收入達256.1億元。
平臺思維

這里舉個實體的平臺思維例子。比如國美電器。國美電器并不生產電器,但是卻是賣電器的。國美只是提供平臺。具體盈利模式就是收取入駐商家的租金也可以叫入駐費,同時收取入駐商家的交易傭金。同時還能收取部分廣告收益。平臺思維有幾大 有點。第一風險小,舉個例子比如入駐的某品牌受外部環境影響市場份額不好,銷量下降。但是對國美的影響很小,租金正常收,只是交易傭金少了一部分而已。第二,收益高,收益高前面說了可以收取租金和交易傭金,同時碰到節假日搞活動還能收取廣告費。第三,成本低,只需要提供平臺,什么生產、銷售等基本不用管。所以平臺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極致。那么對于互聯網平臺思維怎么運用呢?首先得搭建平臺,這個平臺可以是PC網站,也可以是APP,也可以是微信商城或者小程序。有了平臺還得需要品牌,國美成功那是因為已經打造出品牌形象了。所以你需要把你的平臺知名度提高,同時專業于某一垂直領域。比如做外賣的那就專業做外賣,做賣水果的那就賣水果。在平臺剛開始的時候切記業務范圍過大,否則很難成為專業領域的品牌。

跨界思維
為了便于理解先說一下跨界明星。比如某演員出名之后可能就去歌壇領域發展,或者某歌壇明星成功后又去拍電影。這樣的事情很多也很頻繁。之所以能跨界那是因為明星具備一定粉絲群體。在互聯網阿里剛開始是做電商的,騰訊是做即時通信的,百度是做搜索引擎的。但是當這些企業一旦有了用戶群體做支撐,就開始發展增值服務。所以對于想做跨界的投資者必須是建立在平臺粉絲群體穩定的情況下。比如校園O2O超市宅米剛開始只是提供休閑零食服務,后來粉絲上漲開始做一些打印等服務。
我們可以看看以下數據你就會知道互聯網思維真的很重要:
2021年雙11的淘寶銷售額達1682億;
自媒體咪蒙的頭條文章報價45萬;

2021年,微博自媒體總收入超過207億元;
2021年中國電影票房總計559.11億;
熱詞“打call”提及次。
從這組數據能夠得出互聯網能給創業者帶來不菲的收入,總之,對于互聯網投資者來講,用戶粉絲群體是你致勝的要害。所以在投資互聯網的時候一定先要知道你的平臺可以吸引多少粉絲,怎么吸引粉絲等。不要以為開發了一個平臺就可以了。同時一定要了解競爭對手,一定要抓住市場先機。因為互聯網來講活下來的基本都是很先做的幾個平臺能存活,比如很近尤其火的共享單車。2021年共享單車平臺層出不窮,到現在基本活下來的就剩下摩拜和OFO了。所以互聯網投資更重要的是抓住機會,錯過了機會再多錢也無法挽回用戶。
tianxianmao.com
本文鏈接: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徐三seo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感謝!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