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報道】 11 月 23 日消息,據工信部消息,為進一步健全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升應對能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國家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等,制定《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以下簡稱《應急預案》),要求建立健全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提高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綜合應對能力,維護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保障經濟運行和社會秩序。
《應急預案》指出,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工作堅持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統一指揮、密切協同、快速反應、科學處置;堅持預防為主,預防與應急相結合;落實基礎電信企業、域名機構、互聯網服務提供者的主體責任;充分發揮網絡安全專業機構、網絡安全企業和專家學者等各方面力量的作用。
根據社會影響范圍和危害程度,《應急預案》將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分為四級:尤其重大事件、重大事件、較大事件、一般事件。其中,尤其重大事件包括:全國范圍大量互聯網用戶無法正常上網;CN國家高級域名系統解析效率大幅下降; 1 億以上互聯網用戶信息泄露;網絡病毒在全國范圍大面積爆發;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尤其重大危害或影響的網絡安全事件。
同時,《應急預案》還將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響應分為四級:I級、II級、III級、IV級,分別對應已經發生的尤其重大、重大、較大、一般事件的應急響應。
根據要求,公共互聯網網絡安全突發事件發生后,事發單位在按照本預案規定立即向電信主管部門報告的同時,應當立即啟動本單位應急預案,組織本單位應急隊伍和工作人員采取應急處置措施,盡很大努力恢復網絡和系統運行,盡可能減少對用戶和社會的影響,同時注重保存網絡攻擊、網絡入侵或網絡病毒的證據。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