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集醫養護于一體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在福州市河南社區揭幕。自從去年11月我國出臺《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提出“鼓勵各地探索基于互聯網的醫養結合服務新模式,提高服務的便捷性和針對性”,福建各地紛紛開始著手“互聯網+養老”業態的建設。
各地熱推
10月28日上午,一個名為“壽爾康驛站”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在福州市鼓樓區南街街道楊橋河南社區文化廣場揭幕。據南街街道工作人員介紹,這是該街道轄區6個社區內與福建壽爾康養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共同推出的福建前期集醫養護于一體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老人可以享受到助醫、助潔、助急、助餐、助行、助浴等養老服務。
在互聯網與各個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的當下,“互聯網+養老”的誕生與流行既符合當下政策的鼓勵,也順應了市場的發展。福建省內各地在近年間出現了各種形式的“互聯網+養老”項目。

10月份,龍巖市出臺了《“互聯網+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0年)》,提出,從今年開始,龍巖每個縣(市、區)將通過引進或培育至少1家社區居家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落地,并建立一個具備信息呼叫服務功能的信息服務平臺。
其實,在福建省內龍巖并非起步早的地市。今年5月,三明市就出臺了《關于建設聰明城市“互聯網”+“醫養”暨“一鍵通”呼叫服務信息平臺實施方案》,為符合條件的老人提供每人每月20元的線上呼叫信息服務和每人每月50元2個工時的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家電維修、代購代繳等線下生活照料實體援助服務,平臺在市區試運行兩年。
據了解,泉州市也將爭取在今年內實現居家養老信息化平臺全面覆蓋。廈門則早在2020年4月,就在全省率先建成投用了廈門市養老信息化平臺。
集醫養護于一體
“主要由‘社區健康小屋’、‘線下實體服務’兩個部分組成,包括了助醫、助潔、助急、助餐、助行、助浴‘六助’服務。例如,親屬可以在我們平臺上為老人家預約看病和陪醫就診,到約定好的時間會有我們工作人員上門接老人去看病,假如老人家的藥吃完了,也可以由我們工作人員把藥送到家里?!薄皦蹱柨刁A站”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的負責人介紹,親屬還可以通過這個平臺實現對老人健康的遠程監護。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集醫養護于一體的互聯網養老服務平臺,不僅提供身體上的照顧,還提供包括老人的心理輔導、陪聊,甚至是理發、維修等生活上的服務。
以廈門市養老信息化平臺為例,該平臺目前已經有一千余家服務加盟商,涵蓋醫療、餐飲、保潔等養老服務領域。老人可以通過電話、手機app等形式,在線上提交自己的需求,隨后平臺會根據服務需求,安排社區助老員或各類加盟服務商直接承接服務。
據介紹,如今社會老齡化嚴重,空巢老人數量增多,獨居老人的安全問題也是現代養老服務較為關注的熱點。記者了解到,目前此類“互聯網+養老”項目都可以通過手機、智能手表等設備實現一鍵救援功能,甚至是主動監測老人身體情況并給親屬、平臺工作人員發去實時監護報告。例如老人身體出現異常情況,廈門市養老信息化平臺就能夠實現系統自動報警定位,并與呼叫中心、120、親屬等實現聯動緊急救援。
起步需要更多幫扶
今年10月11日召開的中心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指出,“養老服務業既是關系億萬群眾福祉的民生事業,也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朝陽產業?!焙翢o疑問,在老齡化問題日益嚴重的當下,養老服務是一片巨大的藍海,加上各級政府一系列政策的助推,這個行業已經站上了風口。
可是相對與其他傳統行業,養老與互聯網的結合似乎來得要慢很多。究其原因,不少業內人士將其歸納為觀念的阻礙。既有老人對于互聯網這一新興事物的難以接受,也有中國人傳統觀念中更傾向于子女親自盡孝,而非花錢請人代為盡孝。也因為此,許多老人不愿意出錢嘗試“互聯網+養老”這一新模式。
從目前國內許多城市的經驗來看,解決這一問題大多從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入手,福建省也不例外。例如三明市就以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的形式,為市區戶籍并居住在市區的65周歲以上低保、失獨和80歲以上及需要政府救助的尤其老年人群體提供“互聯網+醫養”呼叫服務信息平臺的服務。龍巖的“互聯網+養老”信息服務平臺同樣也是將尤其困難老年群體及80周歲以上老年人全部納入社區居家養老政府購買服務范圍。
此外,對于各地對于各類養老機構的建設大多提供了場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在去年11月我國出臺的《關于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對符合條件的醫養結合機構要完善投融資和財稅價格政策、加強規劃布局和用地保障、探索建立多層次長期照護保障體系等等。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