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頂部
關閉軟件導航
位置:首頁 > 資訊 > 電商資訊>互聯網進化論大平臺與微循環

  在人們熱議互聯網巨頭“20萬億生態圈”的時候,已經忘了上半年的疫情沖擊和下半年的經濟反彈里,數字經濟的平臺效應給中國經濟帶來的盤活效應。

  幾年前互聯網大佬描述自己的危機感時說:你什么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

  現在他們可能要補一句:你什么錯都沒有,就錯在太大了。

  客觀來說,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擴張太快,規則和監管是有滯后的,但規則的強化是為了讓數字經濟在良性軌道里有更長遠的發展,讓它和實體經濟進一步融合,而不會阻止生態的發育。

  互聯網相比傳統經濟是另一套生態,這套生態以兩張面孔存在:

  1、它的資源集聚效應遠快于線下而催生出一些大企業的平臺效應;

  2、它的開放度也遠高于線下,以廣泛的滲透和連接能力極大提升經濟參與度,建立起更活躍的微循環。

  這種盤活市場、暢通循環的能力,目前還在提升而不是減弱。

  隨著規則的強化,數字經濟的“新基建”反而會進一步提速。過去這幾年中國經濟的增量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聯網的平臺效應所撬動的。

  ①

  線上消費增量超線下

  背后是平臺生態基礎

  因為今年疫情的影響,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3萬億)同比下降7.2%,但同期全國網上零售額(8萬億)同比增長9.7%,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6.65萬億)同比增長15.3%,占社消總額的比重達到24.3%。網上總零售額已接近社消總額的3成。

互聯網進化論大平臺與微循環1

  要害在于增量,實際上從2021年起,每年由互聯網帶動的消費增量絕對值已經大于傳統線下消費。

  這并不是此消彼長的存量蛋糕切換,而是大量新的消費場景的創造和信用連接的完善。

  七天無理由退貨和商家透明化的評級,在大多數線下商家仍然是做不到的。

  而且因為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線下商業一方面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沒有辦法與消費者建立常態化的連接,另一方面則在于本身缺乏很基本的數據化而滿足不了用戶需求。

  講真,傳統商業假如不經過數據化的改造,仍然會浪費大量無效投資和堆積庫存。

  在ATMD的互聯網平臺生態里,一方面是把握了有效需求,另一方面是持續進行有效投資。即便這些投資在當時看來是無用功。

  騰訊的微信,在很初只是一個移動端聊天軟件,但它衍生出了內容生態、支付生態,在手機支付成為標配之后,這個生態里涌現出大量商業交易需求,微信順勢提供了小程序等更豐富的商業平臺化工具。

  今年疫情期間,西南零售龍頭步步高在小程序官方商城“步步高Better購”上發起了幾十場直播,其中有兩場步步高集團 和總裁親自下場擔當主播,為步步高超市帶動直播單日GMV高達1.09億,8日當天在線觀看人數近30萬。

  10年前的阿里云,很初在內部都被嘲諷和否定,外界更認為是天方夜譚,很終成為“雙11”和支付寶等阿里生態各板塊的頂梁柱,而且成為對外輸出算力服務的平臺,為大量中小企業節省了服務器、IT人力等額外成本。

  京東的自建物流,在很初也被業界廣泛質疑,但很終成為電商和物流結合的典范。這種對有效需求的預判能力也建立在對有效需求的認知上,很終也帶動全社會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加碼投資。

  過去幾年AT兩家在線上線下“新零售”領域的PK過程里,給大量線下商業注入了數字化工具,不斷進行場景重建和改造。中國很大的幾家商超大潤發、永輝、沃爾瑪以及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餐飲連鎖都在數字化的土壤里進行了商業再開發。

  歸根到底在于傳統商業自身無法完成數字化進程,這里面有觀念問題,有資金問題,很要害還是長期形成的渠道分銷、坐地等客模式,利益鏈條太固化,無法從內部打破。

  而在互聯網這一邊,沒有大的平臺做支撐,這一輪中國商業的改造是不可能這么快速推進的。

  ②

  老平臺鋪路,新生態開花

互聯網進化論大平臺與微循環2

  互聯網的開放性體現在無所不在的流動和迭代。

  在老平臺長大的過程里,形成的不是生態固化,往往是給下一個新生態鋪好了路。

  很典型的是與騰訊和阿里都有交集的拼多多。

  騰訊早期花大力氣自營電商未成,很終放棄,在業界判定電商行業只能裝得下兩個巨頭的時候,拼多多和微信稍做結合,社交化的電商效應直接把中國四五線城市的人群的消費熱情都調動了起來,現在拼多多的市值已經超過京東,成為中國第四大市值的互聯網公司。

  即使在成為阿里重量級競爭對手之后,拼多多創始人黃錚也感謝阿里之前為電商行業開拓的基礎設施,包括支付、物流等方面,讓后來者的創業難度遠遠低于淘寶初創時期——他們已經有了老平臺建立的數字生態基礎。

  淘寶在2020年開創的電商直播模式,在創造新場景的同時,也給后來者的快手和抖音鋪好了路,兩家短視頻平臺一邊和淘寶京東進行嵌入式導流合作,一邊自建電商生態。

  當然,平臺生態更多孵化的是大量小微企業。

  日常在ATMD里運轉的幾千萬個商家,可以說是中國經濟的微循環。

  阿里京東自不必說,騰訊在產業互聯網發力之后也進展迅猛,中國信通院發布的《2021-2020微信就業影響力報告》顯示,由公眾號、小程序、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構成的微信生態,在2021年帶動了2963萬個就業機會。

  相比APP,小程序開發流程簡單,技術門檻低,在 甚至有中專學歷的電子廠流水線工人抓住機會轉型成為了小程序開發者,拿上了萬元月薪。

  小程序上線至今,已覆蓋超過200個細分行業,微信第三方服務商數量超過40000家。截至今年8月,品牌商家自營小程序GMV同比增長210%,

  交易活躍背后,離不開微信豐富的數字化助力工具包,以微信小程序為核心紐帶,連接微信支付、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微信搜一搜、微信AI等能力。

  今年以來,微信加速了小程序經濟圈內的基礎工具能力建設:直播引流、視頻號聯動、小商店運營等全方位開放,傳統線下餐飲企業“大師兄”在疫情期間通過企業微信進行線上社群運營,配合互聯網化的傳播內容,讓9.9元/份的大骨頭瞬間成為爆款,幾個月內會員數量翻了近一倍。

  這些都有賴于背后強大的技術平臺和數據運營能力。

  這種依托于技術中臺和用戶端的經濟擴張,效率遠遠高于傳統經濟,傳導也更為精準,因為數字化模塊的標準化,更簡單形成內循環的生態。

  另一個傳統渠道始終無法解決的是農產品滯銷問題,在各大互聯網平臺流量傾斜和產地扶持的效應帶動下,2021年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到了近4000億元(全國農產品零售額不到2萬億)。

  在直播的帶動下,農產品還會繼續爆發,的確是吃貨變多了。變多的原因是那些不逛農貿市場和超市的年輕人,其實也需要瓜果梨桃,而互聯網展示的豐富和選擇的多樣,讓他們的消費能夠釋放。

  ③

  大平臺和微循環:在持續互動里盤活經濟細胞

  很近這十年,中國數字經濟的發育速度超過了任何一個國家,在很多方面釋放出的經濟效應甚至超過美國。

  這是因為中國傳統的線下經濟和治理不夠標準化和透明化、信用機制欠缺,導致線下經濟在很多方面傳導不暢,大量商業需求和經濟擴張意愿持續涌向線上。

  不管騰訊還是阿里的經濟生態,能持續擴張歸根到底來源于能構建基本公平和透明的平臺機制,能解決商業擴張的連接、處理和信用問題,才能驅動這部分經濟的循環擴張。

  盡管線下和線上各有利弊,但到目前為止,互聯網還是代表了先進生產力。

  因為之前的線下經濟,沒有建立起一套能持續循環擴張的經濟體系,如今倡導的“內循環”, 正是為了暢通國民經濟在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等主要環節上不同程度的梗阻,。

  “供給側改革”的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和補短板,幾乎每一項都指向這些bug——無效資產、盲目投資和過度杠桿,這幾個問題不解決,增量投資只會堆積更多問題。

  數字經濟目前的擴張,還走在建立信用體系、發現有效資產和盤活經濟流通的半路上,遠遠談不上完美。但它的方向是在持續挖掘有效資產和促進增量經濟循環。

  這個經濟循環既有集約化的一面,也有碎片化的一面。

  集約化體現在互聯網的平臺化和生態化,碎片化體現在小微企業甚至個體經營者的大量參與。

  比如阿里,沒有人來買東西和賣東西,什么夢想都是浮云。

  對于騰訊,沒有C端用戶的基礎,產業互聯網也舉步維艱。

  互聯網的生存基礎,是中國經濟的微循環細胞;互聯網平臺效應的延伸,則是把這些細胞激活,讓微循環流動起來。

  從中國經濟整體去看,大平臺和微循環的兩端,都不可或缺,它們之間的互動效應,在持續挖掘有效資產,盤活經濟細胞。

  ④

  新基建和雙循環

  離不開數字經濟

  AT兩巨頭的競爭,給中國數字經濟很大的貢獻是貢獻了兩朵“云”。

  阿里云、騰訊云、華為云,可能會成為中國產業互聯網很重要的數字化基建的引擎。

  這種信息處理能力的集中化,是數字化時代必然發生的事情。無論美國的亞馬遜還是微軟、facebook,很終都要在云計算的基礎上再升級。

  在這個基礎之上,互聯網巨頭只要想繼續擴張,就必須同時是奉獻者。也就是給大量中小企業以養分和擴張的土壤。

互聯網進化論大平臺與微循環3

  騰訊前些年被貼的更多是流量標簽,很近幾年則明顯在向工具化和服務化方向深耕,在豐富的數字化工具包影響下,越來越多線下企業主動求變,從追求“流量思維”轉向“服務思維”,借助新型數字產品將服務做深做透。

  連接12億人的微信,正在向通用型數字工具演進。

  阿里開創的很多行業先例,大都成為了新基建的一部分,支付、物流、云計算,都已經被視為數字經濟的標配。

  在沒有流量優勢的基礎上,阿里這個經濟體今天還能保持高速擴張,要害還在于它打造了一個軟性的商業信用體系,這套體系對線下同樣是通用的。

  今年的疫情,阿里和騰訊幾乎同時推出健康碼,解決了即使耗費巨量人力也無法達到的出行效率問題,都有賴于在云化智能化基建的長期、大量的投資,才能迅速響應社會和經濟的應急需求。

  從國際競爭這個層面看,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只能算同步跟上了節奏,大部分都還在國際化的學步期,更不用說成為通用工具。

  假如阿里的EWTP、字節的TikTok不能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國在數字經濟全球化這一局里又會失去一次良機。

  究竟中國與發達國家能并駕齊驅的產業并不多,數字經濟是這20年來中國經濟很有機會創造出先手模式的領域。

  在中國經濟內外循環兩方面,現在的數字經濟生態,都不可缺。

  從大平臺和微循環互動的角度,數字經濟的路,還很長。

如果您覺得 互聯網進化論大平臺與微循環 這篇文章對您有用,請分享給您的好友,謝謝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492.html
解放雙手無盡可能,有問題添加天線貓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成人综合首页|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日本成人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欧美成人香蕉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软件|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成人在线激情网| 欧洲成人r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免费电影|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成人在线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日韩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成人黄色片|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久久久久久成人毛片免费看| 亚洲成人免费看|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久久精品成人国产午夜| 久久青青成人亚洲精品|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 欧美成人第一页| 成人免费在线看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