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發布的《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的專題報告中,上海是參與測評的城市之一,權重為55%。此份專題報告認為,上海在“一網通辦”中的改革經驗值得被推薦,并因為營商環境改革,而成為世界范圍內經濟發展受益很大的全球城市之一
在這份名為《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的專題報告中,世界銀行認為,經衡量,中國的營商環境在過去幾年中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近兩年,中國在《營商環境報告》中的排名從2021年的第78位躍升至2020年的第31位,并連續兩年躋身全球改革步伐很快的前十個經濟體之列。
世界銀行首份《營商環境報告》發布于2003年,當年僅包含5項一級指標,涉及133個經濟體。至2021年,當年發布的《營商環境報告2020》已擴展至10項一級指標,包括開辦企業、辦理施工許可、獲得電力、登記財產、獲得信貸、保護少數投資者、納稅、跨境貿易、執行合同和辦理破產,涉及190個經濟體。
世界銀行為何要從這10個方面衡量經濟體的營商環境?“因為多項跟蹤研究表明,營商環境的改革有助于促進經濟體的發展。”專題報告編撰者之一、世界銀行中國局高級經濟學家馬欽(Marcin Piatkowski)表示,有研究證實,平均而言,10項營商環境指標中只要有一項獲得重大突破,都會促使該經濟的GDP年增長率提高0.15%。

資料顯示,2021年底,上海召開首屆全市營商環境工作推進大會,這之后,營商環境改革成為上海市的首要任務。2021年至2020年間,上海相繼推出營商環境改革1.0版、2.0版和3.0版,三年間共系統實施了300多項營商環境改革任務。
“2021至2021年期間,上海采取了大量的措施精簡流程,并簡政放權。”多次來到上海的馬欽舉例,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采用了簡化的“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程序”,取代了之前復雜且冗長的審批程序。據政府公布的信息,簡化后的程序已經在工商許可和建筑許可中得到廣泛應用。由此,上海成為中國試點告知承諾審批程序的首批城市之一,同時也是第一個通過發布相關條例將其制度化的城市。
又比如,2021年,上海在浦東新區試點企業開辦多證合一改革。“就我所知,起初在上海開一家便利店,就需要從多個政府部門申領5張許可證。”馬欽說,但隨著改革的落地,現在只需要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就可以。相關信息顯示,截至目前,該項改革已在上海的10個試點行業實施,除了便利店,還包括飯店、酒店、健身中心等。
專題報告顯示,中國強有力的營商環境改革離不開政府內在強大的驅動力和政府效能的提升。在政府效能方面,世界銀行認為,上海建立中國第一個“一網通辦”總門戶,為全國各地的改革做出了表率。“在‘一網通辦’中,上海通過區塊鏈、大數據和其它數字技術整合了全市范圍內的跨機構政務服務,極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提升了上海的營商便利度。”專題報告推薦此為優秀改革樣本之一。

中國仍須在多個領域持續推進改革。包括簡化建筑許可辦理和確保建筑法規和監理質量、進一步改善跨境貿易、制定和建設為獲得信貸提供便利的法規和基礎設施、辦理破產等。“在這幾個方面,中國依然落后于其它先進經濟體。”專題報告指出,在《營商環境報告》的評估范圍之外,中國還須保持改革勢頭,擴大數據開放,提高私營部門反饋的數量與質量,進一步加強跨部門協調等。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4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