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們的理念,把健康食品帶給更多人,”呼延哲說,就像當年奔赴伊拉克義不容辭,這是作為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
2003年3月20日,美英聯軍在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的情況下向伊拉克發起軍事行動。伊拉克戰爭爆發。
那一年,呼延哲26歲。三年后,這位河南小伙子上任中興通訊駐伊拉克總經理,赴伊參與項目建設,這一待就是六年。
六年間,呼延哲和同事多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六年后,穿越伊拉克連天炮火的呼延哲回到中國,于太行山麓創辦了“奎山公社牧業有限公司”,并承包新疆萬畝果林,在天貓開設店鋪“西部果仔”,主打純天然高品質堅果。
這兩天,呼延哲正為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忙得不可開交。為了這場店鋪上線后的“第一次”大考,呼廷哲倉儲了1000萬件貨,100萬個紙箱子,36名客服全線待命。
“那六年,我從一個青年成為了中年人,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呼延哲說,“是伊拉克的那段經歷,教會了我,什么是責任和使命。”
“男兒報效祖國志在四方”
離開伊拉克已經五年,呼延哲還時常夢到那里的情景。全副武裝的戰士,炮火,突如其來的炸彈,到處都是灰蒙蒙,夾雜著火藥刺鼻的氣味和尖銳的哭喊聲……
每次,他都會驚醒,醒來又覺悵然若失。看著自己熟睡中的妻兒,一切仿佛發生在昨天,可是又隔得好遠好遠。
去伊拉克的決定,幾乎遭遇了全家的反對。只有軍人父親沉吟半響,對他說了句“去吧,男兒報效祖國,志在四方。”
呼延哲祖籍河南,從小跟隨父親去了新疆,在部隊長大。茫茫大漠戈壁,漫天風沙,戰士英姿颯爽,保家衛國的畫面,深深印刻在了他童年的記憶里。
2006年,29歲的他出任中興駐伊拉克總經理,赴巴格達參與項目建設。
彼時的伊拉克,戰后3年,局勢卻依舊嚴重。那一年,3月16日美國與伊拉克聯軍對伊國首都巴格達北邊一百二十五公里處薩馬拉的武裝反抗勢力據點發動大規模空襲。同年12月30日,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被絞死。自殺式爆炸和炮擊時有發生,星羅棋布的檢查站和防爆墻把巴格達市區分隔得亂七八糟。
而呼延哲的任務,是帶領中方15位工作人員和三十余名伊方人員布局伊拉克六個省的CDMA(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又稱碼分多址,是在無線通訊上使用的技術)項目。
1.8噸汽車炸彈和CDMA項目
中興公司自1999年進入伊拉克,作為第一家進入伊拉克市場的中國通訊企業,站前承建了伊拉克由首都巴格達到北部、南部及約旦邊境的3條傳輸骨干網,提供了總容量為30萬線的數字交換機產品,占整個伊拉克的三分之一。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后,作為第一個重返戰場的通訊公司,中興冒著槍林彈雨,再次和伊拉克通訊部取得聯系,并首次將CDMA無線通訊技術概念推廣到伊拉克市場。
呼延哲所在的中興伊拉克總部辦事處,位于巴格達底格里斯河邊一處被椰棗樹包圍的隱蔽民房。辦事處戒備森嚴,16個伊拉克保鏢手拿AK47全天候把守。為了確保安全,工作人員盡量避免外出,宿舍都貼有防爆膜。人們在里面,除了工作就是工作,似乎監獄一般。
必須外出的時候,一定由當地司機開車,有帶槍的伊拉克人護送,出去就是防彈衣和頭盔,而且,在路上的大部分時候,呼延哲和中國同事們都躺在車后座上,或者以其他姿勢呆在車里的低處,為的是不讓外邊的人看到車里有外國人。
盡管萬分小心,危險還是無處不在。一次在埃爾比勒,外出拜訪客戶路上,發生汽車爆炸,車子被掀翻,呼延哲的兩名同事當場受傷。
還有一次,在曼蘇爾酒店,呼延哲參與中國駐伊拉克大使館的活動。正當早上十點多,窗外陽光明媚,忽然,一聲沉悶的巨響打破了寧靜,產生的震動如地震一般。
很快,第二聲巨響響起,整個曼蘇爾酒店大樓劇烈顫抖起來,陽臺的玻璃門爆裂,無數的碎玻璃打落下來,呼延哲被氣浪掀倒在沙發后,鋁合金門框整個砸到墻上,嗆人的煙霧布滿整個樓道。
等回過神來,窗外,幾十米長的一段街道上滿是被炸毀的汽車殘骸,巨大的煙塵直沖云霄,……到處是四散奔逃的人群,身穿各類制服的伊拉克安全部隊士兵則和裝甲車一起沖入爆炸現場。天空中,美軍的“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在盤旋警戒。
后來,呼延哲才知道,這是一起嚴重的自殺式連環汽車爆炸案。時任中國駐伊拉克大使常毅此后回憶,這兩起爆炸的炸藥總量足有1.8噸TNT。而據新華網當時報道,滿載TNT炸藥的“汽車炸彈”在曼蘇爾飯店大門口爆炸,造成了至少155人死亡、500人受傷。
“伊拉克教會了我責任”

“我們有員工在國外遭歹徒襲擊;有員工在宿舍睡覺,半夜歹徒破門而入拿槍頂著頭進行搶劫。”呼延哲甚至還幫助解救過被伊拉克武裝劫持的中國人。
除了無處不在的危險,更多的時候,還有對家鄉深入骨髓的思念。六年時間,呼延哲回家的次數屈指可數,連妻子懷孕也不能常伴左右,孩子的消息也都只能通過衛星電話了解。
這六年間,CDMA項目跨越伊拉克六個省。通過這個項目,伊拉克人民也用能通暢打電話,也用上了寬帶。呼延哲記得,第一個電話打通的時候,現場響起了雷霆般的掌聲。伊拉克大使對他們說“謝謝中國,你們很偉大。”除了幫助建設,呼延哲團隊還將很新的技術教授給伊拉克人。“他們都是當地高級大學的畢業生,熱情好學,假如沒有戰爭,他們會有更好的未來。”呼延哲說。
2021年,伊拉克項目結束,彼時,呼延哲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此前,國內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鋪天蓋地的新聞讓他心亂如麻,他想著,自己或許可以做點什么。
這個想法得到了一起赴伊的同事王貝和趙亮的贊同。在伊拉克期間,他們一個是財務,一個是翻譯,和呼延哲一起出生入死,闖過重重危險。三個人一拍即合,辭職,于太行山麓創辦了“奎山公社”。
奎山公社,以“采集天然食品送到孩子們身邊,幫助他們自然健康成長”為準則,在太行山開辟了33000平方米太行山羊育種基地,并在新疆承包了5000畝種植基地,向市場輸送高品質的天然安全綠色食品。“讓良幣驅逐劣幣,除掉市場上那些不好的食品。”
五年來,奎山公社團隊不斷壯大,到目前已經有五十余人。他們中有來自中興、華為的高管,有放棄百萬年薪投身綠色食品行業,大家齊力合心,一起為同一個目標努力。
2021年,奎山公社新項目“西部果仔”在天貓開出旗艦店,并將于11月8日集中上線二十幾款來自新疆的堅果。今年雙十一,呼延哲和團隊希望銷售額能沖上300萬。
“把我們的理念,把健康食品帶給更多人,”呼延哲說,就像當年奔赴伊拉克義不容辭,這是作為中國人的使命和責任!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13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