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A,成立近10年,算不上行業TOP,但在細分領域也算有些頭臉。
今年不景氣,APP日活從年初50萬一路下跌,到現在,運營死乞白賴地拽著40萬的底褲,老板絞盡腦汁地哄著投資人。
開會。
“這樣下去不行,得想想辦法。”老板掐滅了還沒燃掉一半的煙。
“談幾家合作平臺,互換資源搞些流量?”
“投幾個內容KOL,或者投點廣告主?”
“加做幾場促銷吧,配合Push能漲點日活”
BD、市場、運營建言獻策,老板沉默不語。
18年移動端不景氣,行業都在保存量,沒人敢真金白金地大量做投放。促銷或許可以止損,但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有新流量的進入。
沉默了好一會兒,老板問:“這么些年在平臺下過單的流失老客,大概有多少?”
“八九百萬吧。”
“想想辦法,把這些用戶撈回來點。”
老板是對的,從經驗看,流失老客召回一定比拉新成本更低,更精準,流量質量更好。
用什么觸達?
八九百萬的老客,曾經在注冊、下單過程中留下了他們的手機號、姓名、地址等信息,觸達他們并不難,很簡單、高效、低成本的方式應該是短信。
告訴他們什么?

發送什么樣的短信,才能吸引他們回來呢?
就電商而言,一般有三種玩法:
1.促銷優惠,如:夏日爆款美妝全場3折起,SK-2神仙水僅售¥698,速搶手慢無!;
2.贈予優惠券,如:周末來臨,送你88元美食神券,點擊鏈接領取!
3.商品領取,如:你太久不來,老板說我失職,送你價值59元ray面膜,快來領取!
第一種方法成本較低(僅需短信費用),但響應較差,一般用來配合促銷活動,不適合老客召回。第二、三種方法在短信或Push中響應一般都不錯。但作為非自營平臺,優惠券意味著1:1的高補貼成本,同時,對于購買需求不明朗的流失老客,優惠券非剛需,吸引力有限。相對來說,“爆款商品免費拿”不僅通用性強,大規模采購的成本也更低。
所以,我們采用第三種方法:短信通知這些流失老客,回歸免費領禮品。
吸引他們去哪?
去哪領?APP嗎?
流失老客均為180天未訪的用戶,絕大多數已卸載APP,重新激活APP行為成本太高,不切實際。
不去APP,去哪?
在電商行業,“免費領”活動一般伴隨著拼團、分享、砍價等社交玩法,通過裂變拉新進一步緩沖成本,如拼多多的助力砍價,每日優鮮的0元吃水果等。而社交裂變很好的溫床,無疑就是小程序。A平臺小程序作為在微信生態內的延伸,功能輕量齊全,作為承接老客回歸的第一個據點,再合適不過。
綜上,我們將通過短信通知流失老客回歸有禮,將其引入小程序,并通過社交玩法生成一輪裂變。
活動流程如下:
上圖流程中,無論是主態或客態、開團或參團,在其成團或失敗后,都不意味著運營工作的結束。用戶參與到這個階段,我們已經拿到其微信OpenID與推送模板消息的權限,此時根據用戶所處的狀態,可針對性推送促銷商品、優惠券或其他活動來促使、承接用戶的進一步轉化。
活動背景和策劃都已經很清楚,下面我們就聊聊,如何用數據追蹤和評估活動效益。
對于以上活動的效果數據評估,我們從四個維度進行:
響應數據
裂變數據
價值追蹤SEO-6.com
成本評估
這四個維度也基本適合用來評估所有微觀運營活動。
下面我們逐一展開,并以前文活動為基礎舉例說明。鑒于商業規則,數據會有合理范圍的修整。
1.響應數據
響應數據,就是我們常說的“漏斗”。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1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