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中旬的北京夜,室外氣溫接近零下4度,明亮大堂內,人影交錯,屋頂金屬鏈條系統熟練運轉,意味著外賣興隆,來自域外的波士頓龍蝦在水箱里自由游動,遠處,傳來了火鍋與牛排香。
這是發生在北京盒馬鮮生東壩門店的普通一夜,這樣的景象,也在京東7FRESH、永輝超級物種、蘇寧蘇鮮生布局在全國的門店內輪番上演。
而在兩年前,生鮮電商行業才歷經一場倒閉潮,時移勢易,海量資金入場后,如今,各家關注的焦點是,要不要打價格戰。
舍命狂奔
阿里巴巴(阿里)旗下的盒馬鮮生(盒馬),無異于生鮮新物種的先行者,目前為止,也是優選一家跑通商業運營模式的零售商。

2021年1月,盒馬首店上海金橋店開業。在當時,盒馬基于“吃”的場景定位,主打高復購率的生鮮和餐飲,配套超市雜貨。從模式看,盒馬既是生鮮超市、便利店,又是餐飲店,也是送貨到家的電商品牌,被業內稱作“四不像”模式,盒馬方面解釋稱,其對標“消費者需求”。
新興的盒馬鮮生依托阿里支持,打造了自身物流體系與技術標準、通過與天貓聯合采購,降低采購成本,從阿里各線上入口導流。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盒馬鮮生盈利模式已跑通,但利潤微薄。據其測算,盒馬單店4-8個月實現單月盈利,坪效5萬元/平米/年。根據其月度測算,“折合全年凈利潤50-100萬元左右,對應凈利0.2%-0.5%。”
在線上,盒馬也已獲得優勢。據QuestMobile統計,盒馬APP7月活躍用戶為68.8萬,人均使用時長35.4分鐘,居生鮮APP首位。
雖占據先機,盒馬也存隱憂。有行業高層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其對盒馬是否真正盈利存疑。“盒馬投入成本會非常大,據我們測算,一條流水線就100多萬,冷鏈的線上配送系統,400多萬,還有裝修、房租等開支,成本會尤其尤其的高。對于盈利這種目標,我覺得至少得兩三年左右的時間。”
有分析認為,盒馬很大的優勢在于,先發優勢與規模效應,這意味著,盒馬必須快速擴張。1月10日,盒馬鮮生創始人侯毅在行業峰會上就表示,盒馬將進入舍命狂奔階段。“我們希望成為中國第一家真正全國意義上的連鎖。到今天為止,沒有一家做到,覆蓋所有核心城市。”
此外,侯毅還認為,盒馬在供給鏈上也占據著優勢。“我們的冷鏈物流成本只有B2C生鮮電商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數字化治理業很不錯。”
從時間上來看,京東是很后入局者,打得是供給鏈牌。1月4日,京東生鮮新物種7FRESH全國首店(北京亦莊)開業,這也意味著,京東生鮮板塊線上下融合開跑。
京東明顯相當重視7FRESH項目。1月11日,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發出內部郵件,公布任命王笑松為大快消事業群(包括生鮮事業部、消費品事業部、新通路事業部)負責人,并將其升任為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此前,王笑松為京東生鮮事業部及7FRESH總裁,據記者了解,升職后,王笑松依舊負責7FRESH項目。鑒于7FRESH需要生鮮、消費品事業部大力協同,此次王笑松升職,扶持7FRESH之心昭然。
1月初,王笑松也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在今年,其更多精力會花在7FRESH上,“把開店速度、運營質量抓好。”有趣的是,對于7FRESH今年發展,王笑松與侯毅用了同一詞匯,“舍命狂奔”。
京東賦予7FRESH極大自主權,采用了獨立的團隊、APP、公司運營,并給予其事業部待遇。
7FRESH很大賣點,還是京東供給鏈。王笑松透露,7FRESH籌備時間長達一年,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等京東生鮮供給鏈能力搭建起來。“我們的冷鏈、配送都是優勢,下個階段,還可能會讓京東生鮮和7FRESH在生鮮品類的采銷團隊高度融合。”

有7FRESH采銷經理告訴記者,京東的計劃是,在冷鏈倉儲所在地,都將實現7FRESH全覆蓋。他還透露,依托于京東整體采購能力,在供給商面前,7FRESH相當強勢。“采購和京東商城一起做,但我們可以選擇同品類的高規格產品,以此實現與線上差異化與降低采購成本。”
值得注重的是,上述采購經理此前在線下生鮮門店經營多年,他稱,為了7FRESH項目,京東招聘了相當多傳統零售人才。記者還了解到,永輝、蘇寧等線下零售企業,都曾遭遇過京東挖角。
侯毅此前是京東物流負責人,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京東物流的整體規劃。
文章地址:http://www.brucezhang.com/article/online/12622.html